3.3建立官方国际营销网站,建立属于自己的中间方
国内很多茶叶企业将主要精力投放在国内市场,对国外市场的开发程度不够,国际贸易自然发展不畅。对此,建议茶叶企业建立自己官方国际营销网站等,既能开发国外市场,还能节省经营国外市场的时间。企业通过国际营销网站展现自己的产品、品牌文化等,国外消费者看到想要的产品可以直接下单购买,无需企业在国外设立实体店,打破了传统的产品营销与零售方式。而且,通过营销网站可以向消费者展示所有的产品,消费者自主选择产品,交易成功率在95%以上。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快捷的产品运输服务与良好的售后服务,妥善解决消费者问题。当然,茶叶企业还要组建一支专业的国际营销网站运营管理队伍,配备运营人员、售前售后客服、维护人员等,确保网站正常运营,提高网站对外营销效果。
3.4合理利用“B2B”模式,提高国际贸易营销效果
在电子商务时代下,茶叶企业要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与营销模式,积极吸收电子商务优势以拓展营销渠道,全方位优化国际贸易营销体系,提高自身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竞争力,以便更好的参与国际贸易市场。对于茶叶企业来说,合理利用“B2B”电商模式仍能为自身的国际贸易发展带来极大益处。与“B2C”电商模式相比,“B2B”电商模式的发展更有效,前景也更可观。倘若茶叶企业在每一个国家的重要城市都能找到代理商,自己就无需过多的操心国际市场,可以借助代理商的力量来拓展国际市场。茶叶企业在自己的“B2B”平台上发布产品信息、招代理商信息,将自己的茶叶产品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销售给各国或地区代理商,通过代理商进行产品营销与销售。
4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茶叶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逐渐失去参与国际贸易市场的低价竞争优势,加之自身国际贸易发展缺乏专业化指引,不能有效的开展国际贸易营销。面对竞争与挑战,茶叶企业要善于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革新国际贸易营销思路,采用电商营销模式,以构建新的产品营销体系。
第2篇:铁矿石国际贸易研究综述
马吉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铁矿石国际贸易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内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①铁矿石国际贸易理论基础;②铁矿石国际贸易格局研究,包括研究方法及主要结论;③铁矿石国际贸易定价机制研究,包括定价机制的形成及演化,中国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及改善策略。最后则是对以上三部分内容的简要总结,并对未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铁矿石;国际贸易;研究综述
0引言
铁矿石是一种对世界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大宗性矿产资源,很多国家对其都有着一定的需求,部分国家对其需求量还十分巨大。从资源赋存状况来看,铁矿资源在全世界很多地区都有分布,但大部分都是小矿、贫矿,只有少数国家具有良好的资源赋存。因此需求的广泛性外加各地区资源赋存条件的差异构成了铁矿石国际贸易存在的现实依据。目前国内外学术领域对铁矿石国际贸易已从多个角度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总体研究进展,另一方面也为相关国家开展铁矿石贸易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及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及观点的提炼,以综述形式明确现阶段关于铁矿石国际贸易的研究现状,其意义一方面在于对该研究领域现有内容进行总结性补充,另一方面在于通过未来研究展望为后期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及参考。
本文主要从铁矿石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贸易格局、定价机制三个方面展开综述。其中逻辑关系的构建则是将理论基础作为铁矿石贸易的内在基础,将贸易格局作为铁矿石贸易的外在表现形式,一方面理论基础决定了现有贸易格局,而另一方面相关理论和现有贸易格局又决定了当前铁矿石贸易处于寡头垄断状态,其贸易价格也是寡头定价机制,而中国在这种定价机制下又面临着话语权缺失的不利境况,这其中存在着各种原因,而相关研究也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铁矿石贸易理论基础
关于铁矿石贸易的研究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展开,其中都包含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也可被视为是对相关理论的进一步支撑与完善。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其中所蕴含的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资源禀赋理论。资源禀赋理论认为一国的出口产品是在生产中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且便宜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产品则是在生产中需大量使用该国相对稀缺且昂贵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虽然铁矿资源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分布,但不同国家资源的赋存状况各具差异,一些资源储量大且赋存条件较好的国家具有出口的物质基础,而对另一些资源基础相对薄弱的国家来说,可能不仅无法实现出口,甚至还需依赖进口以满足本国发展需求。
2)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所关注的是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绝对劳动成本,从而判断其在国际贸易中是否具有绝对优势,而每个国家都应出口绝对优势产品,进口绝对劣势产品,以此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在铁矿石国际贸易中,由于各国资源禀赋存状况在差异,一些国家开采同样数量及品位的铁矿石往往要耗费比别国高出许多的成本,从而在先天上就导致价格优势的丧失,因此也就极大削弱了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
3)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则认为与别国相比,一国若在几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备成本优势,那么该国应集中力量生产并出口最具成本优势的商品,实现贸易利润最大化。举例来说,从全球资源的空间格局来说,澳大利亚、巴西在铁矿石的生产上具有绝对明显的优势,但除铁矿外这些国家还有很多其他矿种的赋存状况也十分良好,但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球对铁矿的需求及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因此这些国家都集中力量开采本国铁矿资源,并将其作为出口的首选矿种。
4)价格决定理论。价格决定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供小于求时价格上升,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会依据价格调整行为选择,直至均衡价格的产生。铁矿石作为一种商品,若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其价格理论上也应由供需双方共同决定,每一方都根据当前价格决定生产或购买策略,通过各自的行为选择对价格产生影响,并最终达成均衡市场价格,使供给方的生产期望正好等于需求方的需求期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国际贸易思路与策略研究综述论文(共2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