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较为枯燥
高中阶段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就是思想政治课和主题班会课,就目前而言,讲授法是政治课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常用的方法。然而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大部分学生感觉价值观教育内容枯燥,不够新颖,缺乏吸引力,从而失去了深入学习与实践的兴趣。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渠道过于单一
目前部分高中只注重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开展价值观教育,而忽视其他教育渠道的拓展。虽然部分学校也开展了如“爱国宣传周”“法制教育周”等实践活动,但开展的主要目的却是为了应付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与考核,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流于形式。
四、强化高中阶段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长期的教育工作中
首先,学校要深刻认识到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紧密联系高中生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与交流会议,不断提升全校教师职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解与认识,明确在学校教育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
其次,学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总体规划、贯穿到各方面工作中,保证对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制定相关制度,在学校德育制度中完善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规定,使这一教育活动有章可循,给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二)开展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从而更加全面认识、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磨练中形成自身需要的、自我联系的、渗透情感体验的正确价值观念。如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教育时,学校可组织学生观看真实的法庭办案记录视频或法制教育片等,促使学生时时警醒自己做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三)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渠道
首先,学校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增添一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书籍,通过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校园报纸、校园广播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拓展教育渠道。另外,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学校可在官方网站上开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专栏,或利用微博、微信、QQ群等工具进行宣传教育,积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掌握学生思想的新动向,以便及时帮助高中生解决思想上的疑惑与生活中的问题。
其次,学校无论使用哪一种宣传渠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要注重宣传教育内容的思想性与趣味性,尽量从高中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另外,学校也可将网络工具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利用新媒体放映一些优秀的影视剧、文献纪录片,这样既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又能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兴趣。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时期,高中学校要积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与教育形式,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兴趣,开展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并转化为自身的思想与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高中阶段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