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职业院校要多方面提高自身的软实力,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等职业道德,侧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教育,授之以渔,以提高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学生流失率,保障校企合作长效发展;另一方面,强化服务企业意识,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企业是学生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通过与企业合作和人员交流把握企业用人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构建与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和课程教材作出调整。[9]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沈剑光,严新乔.健全校企合作法律保障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3):19-23.
[2]殷红,米靖,卢月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1(12):11-17.
[3]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62-66.
[4]贺修炎.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3):18-21.
[5]丁金昌,童卫军.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6):49-55.
[6]丁金昌,童卫军,黄兆信.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8(17):67-70.
[7]王文槿.关于校企合作的企业调查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23-25+41.
[8]金辉.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应然路径[J].教育研究,2010(4):56-59.
[9]颜楚华,王章华,邓青云.政府主导 学校主体 企业主动——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4):80-82.
[责任编辑曹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提高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基于宁波的经验、问题与对策(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