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化育人的成效
(一)学生更自信
刘国钧及其精神已成为学校文化育人的源头活水,“刘国钧及其大成企业文化”已走进师生心灵。学生自信阳光的气质、文明有礼的品质和创新创业的特质已成为刘高职学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电子装调技术国赛冠军、省状元杯状元闫瑞阳同学为例,他在获奖感言中说到,“参赛之路非常辛苦,过五关斩六将,每当想退缩的时候,总想到刘国钧创业之路的故事,又鼓起了信心,勇往直前,从自信走向成功。”
(二)学生更自立
通过文化育人的系列活动,学生深刻领会了刘国钧精神的内核。在刘国钧精神全方位的熏陶下,学生领会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积极参加“青春飞扬国钧梦——个人出彩,为国添彩”主题教育活动;“让优秀成为习惯——五个一工程”(培养一种职业礼仪、坚守一米线、培养一种终身锻炼方式、长期做一项公益事业、克服一种陋习)已成为刘国钧学子的一张名片;每年寒暑假及平时的节假日,约有92%的学生走进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和调研;学校开设北京光华学院的创业课程,有11个学生商户在公开竞标中获胜并进驻学校“‘财富梦’学生创业街”。
(三)学生更自勉
刘国钧的庭训是:“不遭人嫉是庸才,能受天磨真铁汉”,他还常讲:“靠人都是假,跌倒自己爬”。每年新生的开学典礼上校长讲话的主题就是“进刘国钧高职校的没有差生,或许你是低着头进来的,但一定会让你抬着头出去的。”不少学生一开始带着因中考失利的失落、迷茫进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刘国钧文化的熏陶和引导,学生们有了自勉的意识和行动,重新找到了自己发展的坐标和路径,学校的“百团(社团)大战”、“游行狂欢节”、“男生女生节”、“校园吉利斯”、“国钧杯技能节”等异常活跃和火爆。
(四)学生更自强
不少职校学生家庭是外来的新市民,家境条件不佳,还有的家庭是城市低保、特困家庭。刘国钧孩童时代的处境(一日三餐元麦糊,夜卧一张竹编床)以及后来的不畏艰辛、勇于创业的精神和最终的辉煌成就让这些孩子产生了共鸣、充满了希望。他们在家庭生活、专业学习、技能训练以及社会实践方面处处显自强。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上学校荣获21块金牌,位居金牌榜首,这与学生的自强精神是分不开的。
(五)学生更“自由”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和目无制度与纪律,而是指在校期间学生的智、情和意得到训练和体验,幸福成长。刘国钧当年被誉为“一个人幸福一座城”。学校为了学生的“自由”,开设选修课、任选课、网络课程;组建社团联合会和“以爱之名”义工联合会;考试卷因人而设A、B、C三类;构建学生在校期间非专业能力和素养培养体系。
五、体会与思考
在学校推进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在刘国钧精神观照下的文化育人的目标和措施是清晰的,依托刘国钧名人文化也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育人的经典活动和固定阵地,广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综合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了显著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服务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刘国钧文化体系,仍需继续挖掘、整理;在实施文化育人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联系刘国钧的文化元素;对文化育人的成效及对毕业生在职场和人生中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跟进与研究。
[责任编辑 秦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刘国钧精神观照下学校文化育人实践(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