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批判与求实: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现象学分析(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二、利益博弈: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不作为”的原因

政府、企业、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背后的主要利益主体,不同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从而导致利益冲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不作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实际上就是利益相关者协商、选择、博弈的过程,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衍生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企业与职业院校、政府与企业、职业院校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

(一)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博弈分析

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的建立是基于双方各自“利益”的驱动,同时,由于企业的终极目标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职业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育人和提供社会服务,二者诉求的差异导致利益冲突。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促进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职业院校要提高自身办学质量,则主动积极地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以适应城镇化所带来的挑战。学校要培养理论知识过硬、实践技能强、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实现其育人功能需要企业的介入,发挥企业在“技能培训”与“需求导向”方面的优势,在合作中企业也可以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师资支持、设备支持等,成为职业院校发展的“投资者”。另一方面,企业在与职业学校合作过程中缺乏合作的内驱力,“搭便车”问题严重。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不仅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还担负着“为他人做嫁衣”的风险,企业认为参与校企合作自身受益较少,难以收获短期效益。企业为使合作风险最小化,只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为职业院校提供帮助,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仅仅限于表层合作、虚假合作。

(二)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

地方政府在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目标是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品质与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立足于整个区域公共利益的发展。政府从社会大局出发,关注经济发展的动态走势与发展的长远目标,对经济的转型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一个宏观的调控,为提高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能够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补贴。企业作为一个以为自身创造更多的利润为宗旨的个体组织,主要关注企业自身的发展与短期内的经济效益。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除了政府给予的实习资金补贴以外,同时也希望在税收方面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税收作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地方政府不会轻易给与企业更深层次的优惠,由此产生利益的冲突。此外,由于企业的短视性和逐利性,企业在运作的过程中只关注眼前利益,往往会采取以牺牲环境或者损害其他组织的行为来获取利益,新型城镇化倡导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行为违背地方政府的主导意志,与政府间产生分歧与冲突。

(三)政府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博弈分析

政府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利益博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职业院校作为公共部门,发展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希望政府能够在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持方面给与更多的优惠。政府方面则希望职业院校自身能够主动的寻求发展而不是被动的等待政府支持,能够以最小的支出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政府与职业院校间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即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但是,职业院校寻求自主发展的积极性较低,职业院校在主动发展与被动等待方面更多的倾向于消极等待。在利益博弈的过程中,职业院校作为公共服务机构,通过培养合格的现代城镇居民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从职业院校的层面来看,职业院校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地方政府会主动扶持职业院校的发展,职业院校的“等待”策略阻碍着职业教育的利益最大化。(2)职业院校与政府之间还存在着政府管理与自主发展之间的冲突。职业院校的发展依赖于政府,需要满足政府的政策要求,服从政府的管理,职业院校同时还肩负着满足学生的需求与市场的需求,有着自主发展的要求,政府管理过紧、过死会影响职业学校的发展。

三、走向务实: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办实事”变革

基于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批判与背后利益博弈的分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要走向办实事层面需从三个方面入手:以生为本的职业教育与以市场为本的区域经济结合为价值导向;以构建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共同体为实践途径;以有效互动机制的建立为保障。

(一)价值导向:坚持以生为本的职业教育与以市场为本的区域经济相结合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应从工具走向价值,坚持学生需求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价值理念。在查尔斯·泰勒看来,“工具主义理性指的是一种我们在计算最经济地将手段应用于目的时所凭靠的合理性。最大的效益、最佳的支出收获比率,是工具主义理性成功的度量尺度”。[7]在工具理性的主导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更多的关注市场发展需求,注重经济效益的取得,导致学生的内在需求与市场需求间的割裂。学生内在需求与市场需求的结合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前提条件,主要从三个具体层面展开。

1.关注学生的内在发展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生存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与归宿的需要、获得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的内在需求不仅是就业需求,学校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获得社会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2.关注市场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益增高,社会的进步需要懂技术,会思考、有智慧的新型人才。职业院校要真正的牵手企业,则必须在人才培养规格上面能够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要打开门做生意而不是“闭门造车”。

3.实现学生需求与市场需求的结合。职业教育在面向市场需求的同时应该关注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企业所需的能力与知识,坚持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也应给与学生必要的尊重与情感关怀,帮助学生在企业中能获得归属感,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真正服务于企业经济的发展。

(二)实践途径:构建政府、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同体

政府、企业与学校作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的主要参与者,构建政、企、校合作共同体是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基本途径。合作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三方找准自身的地位,各司其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基于共同利益的驱动将三股分散的力量聚集形成一种“合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批判与求实: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现象学分析(2)在线全文阅读。

批判与求实: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现象学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ngdian/122640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