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养成浅探(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除问卷调查外,我们还通过访谈等形式,来获取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对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评价。指导教师提及问题较集中的是师范生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运用、板书书写等。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从课程教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课程教学重心有偏差。地方高师院校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中心,但长期以来,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浓墨重彩、讲深讲透理论知识,往往在某些方面与基础教育的语文现实的教学需要相脱节。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说,忽视实践性教学的结果,使学生不能把学到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种脱离实际的知识传授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建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不会应用或无法应用。另外,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和教育调查报告的实际训练不够,使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有所不足。

(2)课程实践欠缺。师范生在平日的学习过程中,课程实践的学时少,对课程知识缺少转化。相对来讲,师生对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较为重视,特别是开设了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相配套的“微格教学”“教师口语”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对提升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有很大益处。但根据课程实施来看,教学实践的形式较单一,多数教学实践活动只限于教育实习、教学观摩、教育见习、模拟教学,而学生的课程见习、调查访谈等实践活动被挤掉了。

(3)师范生实践效果差。对师范生来说,教师基本功能是从事语文教学的基础。但在日常学习中,技能训练做得不扎实,在形式上单一,特别是评价上往往缺少落实。对于如何独立备课、教学操作、导语设计、板书设计、教学组织语言、多媒体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教学能力,多数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缺少真实情境下的模拟和实践操作。

二、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养成策略

1. 明晰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内容要素

2012年《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要求开展小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其中提出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基本内容三个维度13个领域,其中专业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而第一个维度的专业理念与师德要求包括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

基于此《专业标准》的精神,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内容要素有六个主要内容: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知识、批判反思知识。不管是教师还是师范生必须明确这些内容要素,才能有针对性地有意识地去努力获得,在教育实习前完善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2. 构建合理的以培养实践性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师范生职前教育的核心课程,这一课程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后重要性日益凸显,是将学生的专业学科知识转化为教学知识的重要衔接。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和养成是关键。根据对2000年后十几本“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和专著的比对,有以下发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内容对教学实践的比重不断增强,在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的关注日益凸显。教师教学实践技能的具体内容也有更新,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运用和教学反思能力。这就要求从宏观上形成师范生培养的完成课程体系,以提升实践性知识为核心,强化不同课程之间的连接,落实在师范生的教学实践上。

首先,在中文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见习,强化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的累积和内化,为进行语文教学奠定基础。其次,沟通整合相关课程,形成合力。寻找中文核心课程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连接点。如古代汉语中的汉字字理知识和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相关联;书法与师范生的粉笔字书写也有直接关系;现代汉语语音、普通话学习和语文课堂的教师教学用语也是紧密联系的。找到这些链接,整合相关课程内容,师范生的情境知识、策略知识等能够得到提升。最后,加强高等院校与基础教育中小学的联系。在高校校园的课程学习中,师范生很难获得对教师职业的直接认知,影响了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知识等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和积累。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完善教育实践课程管理,确保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和质量,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这一要求给我们提供了新思路。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文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建设“校地校合作育人暨标准化实践教学基地”,借这一平台,师范生走入中小学,感受新课改理念下的校园文化,熟悉教学常规,走入课堂感知真实的语文学习,更重要的是以未来教师的视角获得对教师职业的直观感知,强化个人体验。同时,还邀请中小学一线的优秀教师和专家走进高校,为师范生做讲座做辅导,和其他的课程学习相整合,形成合力,对师范生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产生正面的影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养成浅探(2)在线全文阅读。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养成浅探(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ngdian/122635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