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养耐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慢”的事业。由于职校生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职校课堂教学更要面对全体学生、学会等待。职校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自己,同时因材施教。课堂上,教师不能一见学生“不会”就心烦、训斥,要把学生的错误或“不能”看成是宝贵的资源,用宽容、帮助、关怀、鼓励代替抱怨、训斥、讥笑和惩罚。要耐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
(三)唤醒信心
当前,上职业学校是家长和学生无奈的选择,厌教厌学之风成了课堂的“废气”,课堂生态主体的生命异化,能量传递受阻。针对这一现象,课堂上教师要秉持积极教育的理念,全面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当代职校生,引导学生强化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和进取心,让职校生心理世界充满和煦阳光。唤醒学生学习的自信,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让“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指引和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其次要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让学生会学、学会、乐学,体验成功的喜悦。最后要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既要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要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让学生感到学得“有用”。
三、促“三头”
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课堂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与交流。通过积极地“教”,教师的生命得以成长,专业发展有了盼头;通过积极地学,学生的生命也得以整体发展,学业提升有了奔头;通过积极的交流互动,课堂氛围宽松、开放、灵动,课堂环境有了看头。
(一)教有盼头
叶澜教授指出: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她)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如何上好每节课呢?首先要精心预设,眼中有学生、心里有问题、手中有技术。眼中有学生就是要研究学生,利用“最近发展区”展开教学;心里有问题就要有焦点意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手中有技术就是要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将信息技术和课程有效融合。其次优化过程,将学生生活经验、学生所学专业的前沿资讯融入课堂,促进课堂不断生成新的观念、新的情感、新的体验和感悟。最后是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
(二)学有奔头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的活动,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起作用,学习有法,学贵得法,得法则事半功倍。职业学校教师首先要改变对学习狭隘的理解,不要把“看书”作为学习的唯一形式。学习意味着一种改变,某种程度上持久的改变就是学习。教师对学习宽泛的理解,有利于教师接受学生那些“不爱学习”的行为。其次,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早期经验、记忆、情绪、知识等,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冲动,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或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使学生体验到学习任务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和奖赏。再次,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反思情境、挑战情境,把学生的合作、探究、体验等活动嵌入一定的社会情境之中。最后,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进行重构,实现学习的迁移。
(三)景有看头
师生敞开心扉,在彼此交互融摄中走向生命的真实呈现。课堂不再追求井然有序、整齐划一,而是呈现丰富多彩、变动不居的动态生成样态。静态的课堂,独白、灌输、规训、改造充斥其间;动态的课堂,师生积极投入、思维活跃、真情交融、全神贯注。课堂里流动着浓浓的爱、深深的情,是怦然心动,是悠然心会,是茅塞顿开,课堂的生命和谐、健硕,让人百看不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生态课堂建构“三”字经(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