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课堂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
很多人认为数学课堂主要是掌握抽象数学理论和概念,很难设计参与式学习环节,其实不然,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可以有很多参与式学习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常见的做法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在介绍“交换群”概念后,可以问学生 “循环群是否一定是交换群?”,让学生举手回答;也可以发给学生一张便笺纸,让学生在便笺纸写出“几种常见的交换群”。另外一种则是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个阶段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将学生分成小组来讨论问题;或者让学生合作解决某个问题;或者设计模拟情境,将课堂参与者都拉入互动的情境中;或者由学生提问题, 其他同学抛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评价等。比如在“整数同余的性质”的课堂中,对于整数同余的6个性质,可以将学生分成6组,每组通过了解案例材料并讨论发现整数同余的其中一个性质,然后按照同组人员第二次分组不在一组的原则进行重新分组,分组后组内成员互相讲解整数同余的性质,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其他同伴的讲解中完整学习了整数同余的6个性质。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 教师要进行过程控制,不断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审查准备的内容,并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进行互相间的评价分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课堂后测 (Post-assess-ment)。
教师通过该阶段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及是否达成教学目标,并根据课堂后测结果布置课后作业,以及调整下一次课堂内容的深度与进度。针对不同的教授内容,有不同的后测方式。若是讲解基本概念的课堂,可采用填空题或选择题或简答题测试;若是数学性质应用的课堂,则可请学生练习特定问题的求解;若是抽象定理证明的课堂,则可请学生描述定理证明的基本步骤或者完成其中某个步骤的证明。课堂后测采用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一般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非正式提问、开放式问题来完成。
6)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课堂总结(Summary)。
教师通过此阶段总结课堂内容、整合学习要点以及预告下次课的内容,让学员提前作课前预习。常见的课堂总结形式包括直接讲授方式,给学生发总结表,或在黑板画个总结图等方式。
实践表明,按照上述BOPPPS模型6个阶段设计的信息安全课堂可以迅速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3 基于BOPPPS模型课堂设计的几个建议
在基于BOPPPS模型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时刻牢记教学必须是“教”与“学”双向互动、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主导”性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1)综合采用多种课堂教学形式。
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过程。基于BOPPPS模型的课堂教学需要综合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相互评价、角色扮演、课堂练习等多种教学形式来丰富课堂,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相比,这些教学形式加入很多课堂互动的环节,使得课堂具有实践性、创新性、开放性、双向性、趣味性、反馈及时的特点。
2)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题教学。
基于BOPPPS模型的课堂教学核心是强调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来获取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唤醒学生“我要学”的求知欲,尽量使学生认识到参与式学习、主动学习对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突破观念上的障碍,除了在教学内容上吸引之外,还应采取各种鼓励性措施,如对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进行鼓励,给予相应的分数奖励,以激发学生参与欲望。
3)对上课内容作精心安排。
教师必须对课堂做精心准备,每次课前应做好学生的教学需求分析,在课堂计划中考虑“本次课堂主要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本次课堂如何设计引入”“学生应该预先知道什么知识,课后需要掌握些什么”“课堂中间可以设计哪些参与学习活动”“怎样在教学内容上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如何回答学生的一些问题”等,通过教学需求分析,能使互动式教学更有针对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4)定期收集学生反馈。
基于BOPPPS模型的课堂要求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常见的反馈方式包括以下几方面。
(1)这节课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2)我喜欢老师上课过程中的哪些教学形式和方法;
(3)我还有以下内容没听懂;
(4)对以后课堂我的建议是;
(5)我希望这些内容能讲得详细点。
对学生提交的反馈信息,教师要尽快整理分析并及时在课堂中反馈给学生,并针对信息反馈修改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4 结 语
笔者结合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课程的特点及知识体系,将国际前沿教学理念——BOPPPS模型运用到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课程的设计中,通过课堂导入、明确课堂目标、课堂前测、参与式学习和课堂后测、课堂总结6个环节,设计了完整的课堂实践内容,该实践结果表明,基于BOPPPS模型的课堂设计对于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课程这类的数学课程起到了指导作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充分调动,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陈恭亮.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4-150.
[2] 覃中平, 张焕国.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50-83.
[3] 朱潜, 李昕, 徐剑, 等.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新型教学方法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4(1): 43-47.
[4] 王敏超, 周从化. 信息安全数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探讨[J]. 考试周刊, 2011(15): 136-137.
[5] 邱卫东, 陈克非. 信息安全数学教学的新型互动模式[J] 计算机教育, 2007(10): 19-21.
[6] Pattison P, Russell D. 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 (ISW) handbook[M]. Vancouver: UBC Centre for Teaching and Academic Growth, 2006:42-63.
[7] Allan J. Learning outcomes in higher education[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1996, 21(1): 93-108.
(编辑:白 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BOPPPS模型在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课堂中的应用(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