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OPPPS模型课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能深挖知识点,对授课知识认识上升高度,帮助学生处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并解答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疑惑,阐明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点、易混点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每次课前应认真准备,做好学生的教学需求分析,在教学计划中考虑“这次课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次课如何更好地引入”“学生应该做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课堂中间如何进行参与学习”“怎样在教学内容上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如何回答学生的一些问题”等,同时告诉学生该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希望学生给予哪些支持和配合,通过教学需求分析使互动式教学更有针对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4.5 及时收集学生反馈
为了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了解教学效果,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把有关的答案反馈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反馈信息修改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获取反馈信息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是提问、电子回答器(clickers)、各种小测验、反馈信息表等,如根据BOPPPS模型进行预测和后测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利用各种测试、提问等获取学生学习情况,以便对后面教学进行调整。
每周或每章课结束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填写以下内容:①这周(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以下内容没听懂——;②喜欢这周(章)课的地方是——,不喜欢这周(章)课的地方是——;③对下面课的建议是——。对学生提交的以上信息,教师要尽快整理分析并及时在下周(章)课之前反馈给学生,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5 结 语
在基于BOPPPS教学模型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时刻牢记教学必须是“教”与“学”双向互动,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主导”性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通过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创新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
当然,如果学生加大课堂参与力度,那么在课时有限情况下课堂教学内容量会下降,这就要求学生加大课外学习量,甚至教师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教学。少灌一点知识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格和能力,比生硬地灌输知识要好得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Johnson J B. 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ISW)handbook for participants[R]. Vancouver : ISW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2006.
[2] 罗宇, 邹鹏, 邓胜兰. 操作系统[M]. 3版.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110.
(编辑:宋文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从BOPPPS教学模型看课堂教学改革(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