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晓磊,刘海峰
(黄淮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 要:分析黄淮学院转型发展的困难和问题,阐述学校自觉探索转型发展的动因和决心,提出一条主线、两大突破、三个转型、四个提升的转型发展路径选择,介绍学校转型发展的初步成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转型发展;战略选择;建设成效
作者简介:介晓磊,男,教授,博导,黄淮学院校长,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jiexl@263.net;刘海峰(通信作者),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新建本科院校校本研究 ,hfengxm@163.com。
0 引 言
黄淮学院地处河南经济欠发达地区,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其基础可用18个字概括:历史短、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矛盾多、困难大。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即将到来的高等教育普及化,学校必须以改革和创新求得生存与发展。
近年来,黄淮学院牢牢把握“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任务,转观念、抓改革、强建设、调结构、搭平台、破难题,强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办学道路。
1 转型发展战略选择
1.1 改革创新,自觉探索转型发展道路
2010年,学校明确了加大应用型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旧有的教育思想观念怎样破除?改革的出路在哪里?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怎样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如何与地方行业企业融为一体?应用型课堂教学怎样改革?课程、教学平台如何建设?改革资金从哪里出???这一系列问题摆在学校面前。
2011年,学校围绕“怎样办好应用型大学、怎样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等核心问题,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以“政策引路、专家指路、行业铺路、学校探路”为方法的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在活动中,学校为破解高等教育存在的三大问题(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滞后于产业经济转型发展、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经济发展人才需求脱节、大学生就业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错位),深入研判并主动适应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围绕“转型发展”这条主线,提出:
(1)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能力本位、重在实践”这“两大突破”;
(2)完成从传统专科学校管理到现代应用技术大学管理、从封闭式办学到开放式办学、从传统知识本位的学科教育到能力本位专业教育的“三个转型”;
(3)实现办学基本条件、内涵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能力“四个提升”的总体发展思路;
(4)确立“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
(5)强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专业集群、项目带动、开放合作”的五大发展战略。
以上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了黄淮学院战略转型的行动计划,推动了学校的转型加速、全面提升。
1.2 顶层设计,明确办学定位
2012年,黄淮学院明确提出“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总体发展目标定位——到2020年,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的国内知名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层次定位——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推进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高职教育;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驻马店,面向中原经济区,辐射全国,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着力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学科专业定位——坚持“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类、土木建筑类、文化艺术类、管理经营类4大专业集群,瞄准中原经济区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以应用型专业为主体的专业体系。
2013年,教育部启动应用技术大学(学院)改革试点工作,学校顺利成为首批试点单位之一。
2 先行先试,转型发展彰显成效
2.1 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转型发展
1)成立专门机构,领导转型发展。
2013年,学校成立了黄淮学院转型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分管校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改革试点办公室,由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实验设备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组成,具体负责改革试点项目的日常管理、组织实施改革计划项目建设内容,研究制定保证改革试点项目顺利实施的各项制度与措施,监督检查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的执行情况。
2)成立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研究转型发展。
为加强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研究力量,黄淮学院在全国率先成立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其主要职能是围绕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综合调研、系统研究,为学校的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服务。
3)出台系列政策,支持转型发展。
学校分别于2013年9月和2014年2月出台《黄淮学院转型发展及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方案》《中共黄淮学院委员会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精神,加速提升学校转型发展水平的意见》。2014年8月,在全省率先研制出台《黄淮学院转型发展十个新突破工作方案》,从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治理结构、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学科专业、培养模式、课程教材、实践基地、科学研究、继续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等全方位推进转型发展。学校二级院系在全国率先制订《院系提升转型发展水平工作方案》,使学校的转型发展工作有了清晰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4)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促进转型发展。
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与企业合作组建了“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黄淮学院博发电子商务学院”“银泰汽车学院”“用友新道经济管理学院”“天中联食品工程学院”“昊华骏化学院”等二级学院,积极探索内部治理结构改革。
5)建立改革试点推进机制,保障转型发展。
投入转型发展专项资金1 000万元,其中省教育厅提供专项支持40万元,并于2013年10月制定了《黄淮学院转型发展试点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对试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预算、决算和使用等做出详细规定,确保专款专用、专账管理。
2.2 进一步打造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
1)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按照“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思路,强化校企沟通交流。组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开展专业调研活动,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黄淮学院专业建设工作条例》,明确了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重点任务、设置条件与流程、建设标准等,建立了常态评价、动态调整等管理机制,强化专业建设过程管理,提升专业建设的前瞻性、针对性、科学性和灵活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黄淮学院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其建设成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