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立体化”教学环境
教师可将教学、实践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综合构建成一种立体化的教学环境,实现利用良好的教学环境保障有效的教学过程。该立体化教学环境主要由4部分构成。
(1)教室空间:形象化任务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听取学生的意见调整教学进度,改变教学方法。
(2)网络空间:发挥课程网站、课程论坛、课程QQ群及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3)机房空间:为学生提供安静、整洁的上机环境和充足的上机时间,并配备优秀的助教团队;教师设计出分层次、有价值的上机作业,并配备详细的作业辅助资料。
(4)课余空间:设立单元竞赛,成立兴趣小组,成立帮扶小组专门辅导少数民族同学。
4 结 语
通过践行“教学+实践+项目+网络空间”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新疆农业大学各民族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时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大为增强。自2012年以来,各民族学生都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Ubase综合训练项目大赛、卡雷尔机器人程序大赛、嵌入式开发大赛等专业知识应用竞赛,其中有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在竞赛中取得了好名次。同时,集课程网站、课程论坛、课程QQ群以及资源共享平台于一体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网络空间投入使用后,大大减轻了任课教师的授课负担,教师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提高教学效果上。该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资源,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教学+实践+项目+网络空间”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可操作性高,效果明显,这一模式不仅运用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在其他实践性课程中也得到了推广应用。今后,我们将致力于对该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并努力将其应用范围扩大到新疆高校的相关类别课程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陈怡, 赵呈领.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4(2): 49-54.
[2] 云正富, 任友理, 赵国庆. 高职情境、项目、任务式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索[J]. 教育与职业, 2014(3): 144-145.
[3] 张颖, 王轩. ARCS模式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13(23): 102-105.
[4] 周虹, 富春岩, 刘越.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创新与实践[J]. 教育探索, 2014(3): 39-40.
[5] 王芬, 黄晓涛. 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在线教育平台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4(6): 78-83.
(编辑:宋文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