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教学“认识分数”时,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形象认识,在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用动手折一折与画一画的方式来表示
。在折一折、画一画的基础上,学生获得了对分数的初步认知。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提出了以下拓展性问题:“
一样大吗?如果一样大,为什么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在教师这个拓展性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重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经过探究,学生明白了虽然这些分数的大小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比如把一件物品平均分成两份与平均分成四份有着本质的区别,互相之间不能代替。
上述教学案例中,为了使学生获得对分数意义的真正认知,教师通过拓展性问题“为什么分数相等,却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的提出,引领学生重新思考所学内容,从而使学生的所学知识更加扎实、牢固,学生学习效果更显著。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是师生之间沟通的过程,也是促使学生深入探究的原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有效的提问,使问题问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深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例谈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设计(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