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探性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试探性的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情况。在学生学习新知时,教师通过试探性的提问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状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案与进度,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教学“认识负数”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学习情境(图片展示):某游乐场举行了一次冰雕展会,在展会现场,整个冰雕展区的温度为零下15℃。
师:请问零下15℃一般可以如何表示呢?
生(齐):用负数表示。
师:你们是从哪知道这个信息的?
生1:天气预报。
生2:我是从“零下”这个词语知道的。
师:真棒,看来大家对负数都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负数吧!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零下15℃一般可以如何表示呢?”这个试探性的提问了解到学生对负数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教师把准教学脉络奠定了基础,使课堂的展开更顺利。
二、引导性提问
正确理解数学信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理解困难时,教师要善于通过引导性提问的设计,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引领学生步步深入,从而获得对数学信息的真正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学“小数乘整数”时,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整数乘整数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师没有直接教学生小数乘整数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并总结学习规律。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很快探究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即可先将小数看成整数计算,再点上小数点。
师:小数乘整数时,为什么乘数的小数位数跟积的小数位数一样?
生:以0.8×3为例,由于0.8是由8个十分之一组成的,那么,再乘以3的话就是求24个十分之一,即2.4。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性提问,把学生的思维由表面引向深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就不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真正理解了“小数乘整数”的内涵,从而更快、更准确地进行解题。
三、拓展性的提问
问题的高度决定了学生思维的高度,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思考的过程中激发创造才能,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得到明显的突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例谈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