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应提供幼儿教育资源的打包式免费供应。政府对村屯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最有效扶持不是直接的现金投入,而是幼儿教育资源的打包式免费供应。这种扶持措施的优点是技术附加值高且成本低,能够直接解决村屯幼儿园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适合由政府买单提供打包式免费供应的幼儿教育资源包括以下几类:1.课程资源,包括明确且易执行的教师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教学用品和幼儿操作材料等;2.玩教具资源,基于寓教于乐的原则,根据幼儿发展的不同需求,提供有教育价值的玩教具。此外,还可提供一些制作玩教具的方法,由教师或儿童自己制作玩教具;3.图书资源,选择适合幼儿阅读、能够丰富幼儿视野的图书,以班级或整个村屯幼儿园为单位,建设幼儿图书室。
再次,应充分发挥现有高质量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借助实地交流的方式,开展城市或者县镇地区高质量幼儿园与村屯幼儿园的“手拉手”活动,可以向村屯幼儿园传播先进的办园理念,具体做法包括为村屯幼儿园教师提供到高质量幼儿园进行观摩学习的机会,同时鼓励优秀教师到村屯幼儿园进行现场指导等。
(二)因地制宜促进村屯多种幼教形式的发展
根据村屯规模发展相应类型的幼儿园,是发展村屯学前教育切实可行的途径,这不仅体现在无园村屯的幼儿园建设上,也体现在有园村屯的幼儿园布局调整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村屯学前教育少投入、高效率的发展。
首先,在适龄幼儿人数多(超过100人)的大规模无园村屯,建议建设公办园。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在175个调研村中,适龄幼儿超过100人的村屯约占25%,但在这些大规模村屯中,无园村屯占了16.7%,应在这类大规模的无园村屯,或距离较近的若干个村屯构成的村落建设公办园。一方面,这些村屯或村落的适龄幼儿人数多,能够支撑公办园的存在及发展。而且,这种类型的村屯数量少,国家也能够实现持续投资;另一方面,政府在缓解村屯建园压力,保证建园、办园质量的同时,也便于发挥这类公办园的示范辐射作用,引领、指导附近村屯其他类型幼儿园的发展。
其次,在适龄幼儿超过100人的调研村屯中,有园村屯的比重超过80%,为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建议在这些已有园的大村中扶持正规民办园或村小附属园发展,而非另行建设公办园。一方面,民办园和村小附属园是村屯幼儿教育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民办园具有距离近、运营机制灵活的优势,村小附属园能够降低兴办幼儿园的成本,都有助于农村经济不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其中,对于村屯民办园,政府应该扶持与监管并重,提高办园质量。如政府可以通过实施教育资源的免费供给、园长和教师培训上的财政补贴等措施,加强对村屯民办园的扶持。与此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定期考核、评级评优,加强对村屯民办园办园质量的监管。对于村小附属园,政府应该将小学附属园的管理纳入相应机构的工作职责范围之内,改变其有人办园、无人监管的状况。此外,还应建立小学附属园与乡镇中心园的联系,安排乡镇中心园的优秀教师到村小学附属园支教或定期辅导,提升小学附属园的教师素质,丰富教学内容。
再次,在适龄幼儿较少(少于40人)的小规模村屯,应鼓励发展非正规的幼儿教育形式,例如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家庭辅导站、大篷车流动园、游戏小组、亲子活动中心等。一方面,政府要看到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在农村人口分散地区存在的必要性,考虑如何为它们提供硬件支持和教师培训。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幼儿人数较少,难以建设家庭作坊式幼儿园的村屯,政府需要借助高质量幼儿园或其他组织提供的资助,由专业教师定期组织定点幼教活动,同时还需要兼顾对家长的教育和培训,由家长协助发展村屯学前教育。
(三)通过宣传教育优化村屯家长的学前教育观念
幼儿园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村屯的许多家长认为“家里有人看就没有必要去幼儿园”,更何况“孩子在家更自由自在”,或者“孩子在家照顾得更好”。这些片面的学前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家长送孩子人园的积极性。此外,还有部分家长将“能够学到更多的文化课知识”作为择园标准,加重了村屯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为此,各级政府需要通过宣传来优化村屯家长的学前教育观念。
在宣传内容上,各级政府应当重视普及学前教育知识,增进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的全面认识。一方面,应普及幼儿园教育功能方面的知识,幼儿园环境设施较为丰富,有专门的教师开展教育活动,能够为幼儿的身体发展和认知发展提供保证。集体教育背景下的同伴互动还能够为幼儿提供学习人际交往技能的机会,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应普及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以及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帮助村屯家长树立科学保育和教育的意识。
在宣传方式上,各级政府要积极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借助多种途径开展宣传活动。首先,要有效发挥村屯幼儿园的辐射作用。幼儿园是村屯传达学前教育观念的重要基地,可以由村屯幼教工作者向村屯家长渗透学前教育理念,如可以定期开展家长会、亲子互动等活动,发挥幼儿园对家长学前教育观念的导向作用。其次,可以借助电视、广播、街头传单、横幅等公共传媒,或者依托乡镇政府,开展学前教育相关内容的宣传。再次,应鼓励村屯幼儿园积极参与乡镇政府组织的系列活动,例如教师组织幼儿排练节目,在镇政府组织的娱乐活动中演出等,这类活动对宣传学前教育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对村屯贫困家庭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
对于村屯的一些贫困家庭来说,幼儿入园费用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导致幼儿不能正常人园。本次调研发现,超过20%的未人园幼儿家长认为幼儿园“学费太贵”,接近15%的人园幼儿家长也认为幼儿园“学费太贵”。这些家庭的人均月收入为321.9元,明显低于被调查所有家庭的平均值(403.5元)。为解决这些贫困家庭幼儿的学前教育问题,政府可通过建立和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来解决。如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辛店街道的“幼儿教育券”政策、浙江宁波市镇海区的“幼儿教育券”政策、江苏南京市的“幼儿助学券”政策、江苏无锡市新区旺庄街道的“政府助学金”政策等,都可以引入到发展村屯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中来,为农村低收人家庭的幼儿平等接受学前教育提供政策保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当前村屯学前教育发展的难点与对策(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