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君子就是内心以“仁”为主导,而其行为又必须与“义”相符合的人。从“君子义以为上”的本质规定出发,为了践行“仁”这一道德义务,就算是牺牲个人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这是孔子对君子所提出的最高要求。
二、君子应具有智、仁、勇三种品质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首先,君子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智者之所以不惑,原因在于君子具备了道德理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认识事物。此外,在儒家看来,“智”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具有自知之明也被视为君子的基本德性之一。只有好学、博学,君子才能完成内在的道德修养,才能获得君子人格规范的知识。既然君子博学而多识,所以君子的能力也是多方面的,君子也就能够胜任多方面的工作,这也就是“君子不器”的说法。
君子除了有“智”,还要有“仁”(前面已经论述)和“勇”。孔子认为,身为君子者,必须做到刚强、果敢、刚毅、耿直。同时,孔子认为,君子之勇要符合仁义礼智的规范,否则便是小人之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能够做到杀身成仁,便是君子之勇。君子还应该见义勇为,“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君子矜而不争”,君子不争,争而有礼。“勇而无礼,则乱”。因为“‘礼’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正是‘礼’本身直接塑造、培育着人,人们在‘礼’中使自己自觉脱离动物界,成为万物之灵”。[5]如果说“仁”是君子人格的内在依据的话,那么“礼”就是君子理想人格构建的外在基础。故“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三、君子应有安贫乐道的精神
孔子生逢乱世,到处推行自己的仁爱主张,不被统治者采纳,累累若丧家之狗,但却始终乐观而豁达。“君子”作为孔子心目中的一种理想人格典范,更应节操坚定,自信乐观。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君子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安于仁德,“君子困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孔子用此标准评价其学生颜渊:“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人们将这句话与孔子对自己的评价“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合称之为“孔颜乐处”,这是孔子对君子安贫乐道的期许。当个人出于困厄的境地,却又能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的价值目标时,安贫乐道便发挥了积极作用。《论语·学而》有一段对话很能说明问题:“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也就是说,无论贫富贵贱都矢志于道,此乃真君子也!
(文章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儒学与韩国社会”[项目编号:12FZX020];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儒学对中韩大学的影响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9DZZZ02];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DYY12055]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1]“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会”开幕式致词,载《孔子研究》1990年,第1期,第3页。
[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86页。
[3]王秀梅译注,王国轩:《孔子家语》,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3页。
[4]王曰美:殷周之际德治思想构建的主体性探析,载《道德与文明》,2014年,第1期,第84页。
[5]王曰美:殷周之际德治思想构建的主体性探析,载《道德与文明,》2014年,第1期,第84-85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孔子建构君子理想人格理论探析(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