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道光年间鲍东里编纂的童蒙读物(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无论是鲍源深的上奏还是俞樾为《酿斋训蒙杂编》所作序言,都可以证明《安徽历史名人辞典》及《中华蒙学集成》的说法错误。主要错误有三:一是同治帝下诏内廷之事是在咸丰十一年,而并非同治元年;二是鲍源深所上之书即为《史鉴节要便读》,而不是自己所重新编纂的;三是《史鉴节要便读》的作者是鲍东里,而非其子鲍源深,证据确凿,并无异议。 
  二、《史鉴节要便读》等的版本、流传及其影响 
  鲍东里所编纂的书籍,涉及到经学、史学和文学,从形式上来看,均是以四言或六言韵语的形式,这种形式适合于童蒙,作者的旨趣也正在于此。即是用于家塾对孩童的教育,“特录以课家塾者也”。[8]这些书都在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影响最大的为《史鉴节要便读》。 
  《史鉴节要便读》编纂之初,仅仅为家塾教育子弟而用,这可以从鲍源深在咸丰十一年上奏同治帝的折子中得到证明。在同治六年刊本卷首有这样一段同样是用四言韵语写成的题辞曰:“史称浩繁,读之不易,韵语括之,以便诵记,卷帙无多,全史已备,置诸家塾,为童蒙计,庶几读之,俾知世系,金匮能窥,嚆矢可弃”,而落款写作“道光十六年岁次丙申夏月和州鲍东里古村识”。道光十六年,是目前所见到此书最早的日期,故而成书年代最晚当在道光十六年。作为家塾刻本,尽管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很大。到了咸丰十一年,同治帝即位之时,出现了重大的转机。俞樾在序中曰“和州鲍古村先生著《史鉴节要便读》六卷,令子穆堂中丞进呈乙览,得备石渠天禄之储,可谓极稽古之荣矣。”即此书统治者的认可,得到同治帝的青睐,可谓是荣耀至极。在此种氛围之下,此书的影响也随之扩大。随后,即开始不断的刊刻传播,私塾、书院甚至学校也纷纷将其作为教材,供学生阅读使用。  此书的版本,从目前所留存的目录或版本中,可以窥见其盛况。如《安徽近现代史辞典》载“《史鉴节要便读》,清和州例贡生鲍东里撰于道光年间的家塾史地课本,共6卷。此书所记,起太古开辟,迄南明灭亡,旁注史事以备考,用四言韵语便记诵,流行甚广。有1836年(道光十六年)刊本,1874年(同治十三年)江苏书局重刊本。1885年(光绪十一年),辑入《酿斋训蒙杂编》”[9];王彦霞所著《清代通鉴学研究》中所引用的版本为《史鉴节要便读六卷末一卷》“光绪二十九年(1903)湖北官书局刻本”[10];新疆大学图书馆藏有《史鉴节要便读》为“光绪元年刻本(1875)和光绪三十年(1904)重刻本”[11];吉庆书局曾刊刻过此书,“吉庆书局,原为解州城内吉庆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为吉庆书局,仍经营雕版印刷业。尝于光绪三十一年,为山西河东道雕刻鲍东里《史鉴节要便读》六卷本”[12];李光明庄亦曾刊刻《鉴略四字书》《史鉴节要便读》等书籍[13];到了晚清,山东烟台也有很多书坊,据记载约有官刻书坊12处,坊刻书坊7处,还有家刻5处。其中“诚文信”的坊刻书坊“清光绪十五年(1890)开业,刊刻过《诗经》《易经》《书经》《尔雅注疏》和《史鉴节要便读》等”[14];据福建省志记载出版的史部有“《史鉴节要便读》6卷,清鲍东里编,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浦城启蒙学社刻本;《韵史》2卷,清许遯翁编,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长汀墨香楼刻本;《历朝鉴略》1卷,清曹维藩撰、叶滋兰笺注,清光绪四年(1878)闽中叶滋钧写刻本”[15];“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藏有此书,清鲍东里撰,清同治甲戍(1874)江苏书局刻本,2册。而我手头这套《史鉴节要便读》上有‘清光绪十三年(1887)秋月绘’”[16];又据同治六年(1867)所刊刻的版本中,有同治元年(1862)翁心存序、道光庚子(道光二十年,1840)沈维鐈序、咸丰元年(1851)鲍殿龄序、同治甲子(同治三年,1864)郑献甫跋、同治七年(1868)筠敬跋,这与俞樾所言“余惟《史鉴便读》序者已众”所言一致,一方面说明此书得到很多重要人物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此书刊刻次数众多。 
  鲍东里编纂《史鉴节要便读》等书的初衷即是为了用于私塾教育孩童,“鲍东里之《史鉴节要便读》,则为四言韵语之童蒙读物”[17]。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私塾或书院的读本,用于启蒙教育。如谢六逸,名光桑,生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八月十二日,“到了学龄时期,一般仕宦人家都要把孩子送到私塾去发蒙读书,甚为县知事的(谢)天赐却不这样做,而是让光桑在家受庭训,亲身教诲;同时亦请塾师到家里来辅导课读。这种教学方式俗称家塾。天赐善作楷书,为给光桑发蒙,特地找来一本《史鉴节要便读》,用很工整的楷书抄在雪白的厚绵纸上,并装订成册,做的很精巧。”[18]作为一个官宦人家,并不让自己的孩子读私塾,而是用《史鉴节要便读》这本书,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自己用工整的楷书抄写,且做的非常精巧,可以看出对此书的珍爱之心。 
  私塾或书院很多也将此书作为教材来使用,这样的范例很多,如“武夷山的启蒙教育者们……过渡性地加入一些形式灵活、通俗易懂的教材,如同治十二年鲍东里撰崇文书局刊印的《史鉴节要便读》”[19];据《濮州志校注》载当时的学校即有此书,“濮自水患屡经,学校所存典册荡然矣,所存者仅近来颁发学堂书籍耳,姑列其目如下。”[20]其中有《御批通鉴辑览》《史鉴节要便读》《历代史要》《东洋史要》《史镜古》《在官法戒录》等等一些较为通俗的读物。1903年,清朝已经到了垂暮之年,对学堂所颁行的《暂定各学堂应用书目》中,中国史学门的教材有鲍东里《史鉴节要便读》、潘世恩《读史镜古篇》等外,其他的多为日本教科书,如普通学书室译本《普通新历史》、广智书局本市村瓒治郎著陈毅译《支那史要》、东文学社本那珂通世著《支那通史》、振东室本河野通之辑《最近支那史》、作新社译本《世界近世史》、东文学社本桑原隲藏著樊炳清译《东洋史要》、金栗斋本小川银次郎著樊炳清译《西洋史要》、东亚译书会本箕作元八等著胡景伊等译《欧罗巴通史》等。[21]尽管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仍很受重视,《史鉴节要便读》也成为了官方所定的教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论道光年间鲍东里编纂的童蒙读物(2)在线全文阅读。

论道光年间鲍东里编纂的童蒙读物(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ngdian/122612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