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改革的进行和社会转型的加快,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发展成了普遍的教学模式,但是紧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在学习和就业方面也出现了新的问题。首先,因为教育的普及,我国毕业大学生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但是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在下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其次,因为毕业生就业率的下降,导致就业问题成为了影响在校学生心理状况的首要因素,面对着就业市场的饱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为就业问题情绪低落,甚至抑郁焦躁,而这样的心理问题也抑制了大学生的发展,他们毕业之后无法以积极地、正常的心理去面对就业,也无法适应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基于这些问题,现主要对大学生因就业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培育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资本
毕业大学生难以就业的问题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事实。导致大学生难以就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到位的需求。就业能力指的是大学生在学校通过对专业知识和其他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开发出自身的潜力,从而拥有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目标,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所以,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指的不仅仅是大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有对他们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时候养成的思维习惯和遇到困难时的心理情况和处理方法,这些才是一个合格到学生应该具备的就业能力。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大部分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个性发展。许多大学生无法就业的问题也是出在这几个方面,对于大学生这几方面的缺陷我们应该采用新的方法去帮助大学生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也许心理资本开发是一个新的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道路。
一、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意义
(一)心理资本是就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心理资本。高校的就业教育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资本,这是大学生就业教育中必须重视的内容。根据研究发现,智力因素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可以成才的关键,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加重要。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大学生应该增强自己的心理资本素质,提高自己的积极心理,在就业时获得更多的优势:对于高校来说,在就业教育是要重视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培养和大学生自己发掘心理资本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二)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正相关
因为心理资本是个体工作和完成任务时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所以心理资本已经成为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从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来看,用人企业从看重应聘者的外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转变为注重应聘者的心理素质的强度。路桑斯认为,一个企业想要在将来全国性的竞争中获胜,只能通过投资和开发工作人员的心理资本:一个人想要成功的就业或者创业也必须先提高自身的心理资本。有人曾对我国在校大学生做过调查,发现学生心理资本的强弱和就业成功率成正相关,也就是说心理资本可以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较准确的正向预测作用,即心理水平越高,就业能力也就越强,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走的更远。所以心理资本的强弱会对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上产生较大的影响,成为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
(三)心理资本具有相对稳定性
心理资本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主要是空间稳定性和时间稳定性。空间稳定性指的是心理资本一旦形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基本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人对自己未来的信心、期望和毅力,在不同的空间、地点都能较长时间的保持。所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一旦形成,那么不论是在学校外还是学校内都基本保持不变。时间稳定性指的是心理资本形成之后可以在长时间保持相对的稳定。心理资本的空间和时间稳定性会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产生长时间的影响。而积极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可以让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将自己的能力相对完好的展现出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所以具备稳定且积极的心理资本是一个人成功和发展人脉必备的。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心理剖析
通过大量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之所以出现不足,和大学生不能正确的面对自己心理的缺陷等因素有关。
(一)自负与自卑心理
自负心理是不能客觀的认识自己的表现。有些大学生认为自己成绩优异,家庭环境好,学习的专业热门,就以为自己是待在“保险柜”里,想法脱离了实际,不能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和定位,导致自己的理想职业和现实差距较大,放弃了很多就业的机会。自卑是对自己不自信的、消极的表现。在现在这样一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面对就业困难或多次求职被拒的困境,一些毕业生因为学历低、专业不热门或者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不熟练,不敢想用人企业投档,面试时无法展现自己的能力,失去大量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因为自负和自卑心理无法正确的对自己进行定位,不能合理的制定就业目标,导致自己的价值没有办法得到发挥,在就业无果后很容易产生悲观、轻生的念头。
(二)悲观情绪心理
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通过就业就可以看出现在社会的竞争压力,意识到存在竞争的事实。但是有部分学生在面对竞争的时候缺乏直面竞争的勇气和信心:有些学生是因为专业知识和技能不熟练,求职时准备不充分;有些学生因为家庭、成长环境和学历等一系列的缺陷,让他们在竞争开始是就处于下风。而且在面对竞争是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缺乏积极的心理资本,无法正视竞争,在竞争中遇到一点困恼就想逃避,不敢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只知道坐等观望,不思进取。这些心理因素的存在打击了大学生毕业会面对社会竞争的热情、信心、积极性,他们可能还没有参与竞争就直接放弃竞争,或者以一种应付的方式参与竞争,没有成功还导致自己身心疲惫。
(三)求稳依附心理
因为某些因素的限制,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和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程度、教育模式和资本风险意识有着直接的关系。很多高校没有将创业教育规划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很少可以接受创业教育,没有创业的意识,只想在毕业之后可以找一个大的、经济发达的城市找一个工资高,待遇好的企业。他们找工作的水准较低,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勇气。在选择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把希望放在自己的父母或者亲戚身上,没有考虑过自己去解决问题,只是想通过这些外界因素帮助自己完成学生到工作人员的变化,自己从不注意身边的机会,不能很好的把握住机遇,错失很多的就业机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资本缺失与培育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