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文学理论在英美小说选读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摘要】英美文学小说阅读不仅是英语语言的学习,更是对作者思想内涵,思想高度,思想境界的领悟。通过运用文学理论分析文本,学生会自觉形成批判性思维,不断思考小说的内涵与外延。因此,文学理论为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我们需要在文学史学习的基上,不断加入文学理论的学习,使学生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学会批判性思考问题。 
  【关键词】英美文学小说 文学理论 文本分析 思想内涵 批判性思维 
  一、引言 
  英美小说选读是本科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属于文学课的一部分,通常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语法、文化常识的基础上开设。根据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授课内容包括:文学导论;英国文学概况;美国文学概况;文学批评。”对这一目的进行进一步解释,那就是文学课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正如学者范谊,芮渝萍在文章中所说的那样,“英美文学课的目标内涵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英美文学原著阅读体验,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英语语言;第二层次是英美文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三是英美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第四是认识英美文化和国民性格,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最后一个层次是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二、英美小说选读教学现状与思考 
  英美小说选读是学生对基本文学常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多数同学对小说阅读不感兴趣,认为阅读文学作品没有实际用途。因此,小说课的学习等同于精读课的学习模式,只要掌握词汇语法就可以了。对于作品所反映出的思想主题,作者写作技巧和风格,以及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等重要内涵却缺少思考,只是机械的人云亦云,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批判思维。 
  我认为,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语音,语法,听说,阅读,更要学会独立思考-进行复杂的、深入的和富有想象力的思考。文学作品便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思考的场所。在这一过程中,文本细读是一方面,理论学习是更为重要的一面。文学理论给我们提供重要的思考方法,让我们以批判性的思维看待文本,看待作家,看待人生。正如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只有会思考的人才是有思想的人,才是独立的人。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语言技能,更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英美小说选读的价值不容忽略,文学理论的学习更是势在必行。 
  三、文学理论在英美小说选读中的具体应用-以包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学为例 
  本学期(2015.8-2016.1)笔者共选读五部英国小说,分别为《鲁滨逊漂流记》、简·奥斯丁《理智与情感》、《简爱》、《卡斯特桥市长》和《儿子与情人》。在分析这些作品时笔者运用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自然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涵和外延。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分析。讲到《鲁滨逊漂流记》时,多数学生只是围绕鲁滨逊勤劳、勇敢、节俭的个人品质进行阐述,没有结合时代背景与思想内涵进行思考,更没有上升到文学理论的角度。笔者通过提问的方式,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首先,笔者向学生阐释后殖民主义的概念。“后殖民主义是后殖民批评、后殖民理论以及后殖民创作实践等张扬的思想倾向的总称,是一种文化思潮。”“后殖民批评是对西方金典文化作品的重读,这些文化作品包括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历史、哲学和文学叙述。”紧接着笔者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鲁滨逊能在荒岛上创造出新的文明?这样的文明过程又体现了什么?为什么女性在文明创造过程中是缺失的? 
  在这些问题的推动下,学生反复阅读小说原文,仔细寻找细节描写,积极思考问题,最终得出自己的看法。在学生各抒己见后,笔者进行点评并对以上问题深入分析。笔者从心理学角度和后殖民角度分析鲁滨逊荒岛文明创造的过程。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人有五种心理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前两种需求属于人的生理需求,后三种需求属于人的精神需求。当人的基本需求得到解决,人就会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当这一问题解决时,他便开始渴望精神的需求,渴望与人沟通交流,渴望有归属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敬,更希望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在这样强烈的精神需求的推动下,鲁滨逊开始不断地阅读书籍,写日记。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自我交流,同时也提醒自己仍是社会的一员。当救了黑人“星期五”后,强烈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驱使鲁滨逊开始了其殖民过程和文明创造过程。鲁滨逊与“星期五”之间是主仆的关系,更是“自我”和“他者”的关系。“星期五”学会的第一次便是“主人”,这是一种语言霸权,更是一种文化殖民。在鲁滨逊看来,“星期五”不属于文明人类之列,天生就是奴隶,永远需要服从文明人的指挥。从一开始 “星期五”便被划到“他者”的范围。之后鲁滨逊又对“星期五”进行宗教殖民,强迫“星期五”信奉上帝耶稣,让他抛弃自己的图腾崇拜,认为只有上帝才会救赎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文学理论在英美小说选读中的应用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文学理论在英美小说选读中的应用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ngdian/122604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