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载客量计算与分析
按照图2中三种方案的座位布置,每节车辆及一列列车在不同情况下的载客量女D表4比选后,选择方案二为采用方案。
表4 不同座位布置的载客量
表4所示为站立人数按照67k/m2计算而得出的列车载客能力,而车辆在结构设计上,站立人数是按照9人/平方米计算的,列车实际的载客能力应为按照此计算的结果。表5给出了站立人数按6、7、8、9人/平方米,行车间隔按105秒进行计算,在高峰小时时单向载客量最大通过能力的计算结果。
表5 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载客量通过能力计算
从表5中不难看出,按照站立人数为9人/平方米计算出的载客量超过按6人/平方米的客流预测的约40%。在国外,快线列车设计载客量一般比客流量预测富裕10%左占。富裕量过大将会造成车辆设计
载客量过大的长期浪费,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一是增大行车密度,一是增加座位数量,而控制突发客流下极度超员情况的发生。
3 结论与讨论
(1)三号线是一条从繁华城区通往城市郊区的‘陕速线路,既要满足城区大客流量的需求,又要满足郊区快捷方便的需要,运营初期采用3节列车编组,近远期可对接成6节列车编组,实现高密度,小编组的运营方式满足了三号线线路设置与客流特性的需求。但在一般情况下,除非为专用线路,不宜采用城区与郊区混合贯通的线路设置,在国外一股庄大客流与次要客流交汇处,均采用分线路转乘的方式。
(2)三号线采用“B”型结构车辆综合考虑了列车编组、隧道建筑及应用范围等因素,“B”型
结构车辆是城市郊区线路与中大客运量线路首先考虑的选择方案。从降低建造投资与节省运营维
修成奉的角度出发,同一座城市不宜采用多种型式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大型城市最多不能超过3
种,中型城市最多不能超过2种,但在基本车型基础上进行适应性改型,而大部分部件通用的方
式是可以的。
(3)以车厢内站立人数按照6儿m2计算,考核客运量的需求(定员);以站立人数为9人/平方米计
算,设计车辆载客量的要求(超员)。这一标准适用于大型城市大客运量的地铁系统,而对于城市郊区线路与中大客运量线路来讲,应降低车辆设计载客量的标准要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列车编组方式研究(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