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着力推进机构编制改革创新,政府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认真做好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准备工作。根据中央和省的有关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重点就政府职能转变、大部门体制、层级事权划分等行政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开展调研,与相关部门就城市规划、交通管理、产业发展管理、市场监管、食品监管、人力资源管理等问题深入探讨,着手草拟机构改革方案。
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做好法定机构试点单位管理办法起草工作的协调、督促,首个试点单位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已正式运作;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管理服务中心的理事会章程及相关规章制度已批复;推进事业单位财政经费供给方式改革,对第一批试点的25家事业单位,提出了初步审核意见;重新确定事业单位最高行政管理岗位等级;推进市政公园管养体制改革。南山区率先对事业单位进行类别划分,为下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做好了准备工作,并对区属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供给方式实行改革,逐步实行“以事定费”和“购买服务”的供给模式。
推进专项体制改革,优化行政运行机制。根据市委市政府专项重点工作的要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就设立新的功能区管理区、调整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事权、房地产权登记体制、招商引资工作体制、盐业管理体制以及推进考务资源整合等方面,拟定提出了相应的方案和意见。此外,按照规范管理、保证急需、留有余地的原则,适应管理重心下沉,充分考虑基层政府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加大的实际,为各区调整新增行政编制、行政执法专项编制和参公事业编制2000名。同时,大胆改革机构编制管理方式,赋予行政机关在核定的编制和领导职数限额内,自行确定内设机构的数量、名称、职能、员额的权限,受到普遍好评。
在全面完成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全市人事编制系统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先后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干部思想作风整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多项活动,着力强化内部建设,全面提升了人事编制工作队伍整体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编办连续第三次被评为全国机构编制系统先进集体,市引智办被评为全国引智系统先进集体,深圳市和市人事局被评为全省军转安置先进单位。
回顾2009年的工作,我们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出台高层次人才“1+6”文件,设立投资推广署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促进毕业生就业等,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深化公安专业化改革、聘用制公务员试点、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创新,调整党政机关内设机构管理方式等,突破了传统体制和机制,凸现一系列亮点;始终坚持规范管理,改进完善公务员考录方式、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秩序、规范临聘人员管理,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整体效能;始终注重抓落实、讲实效,探索开展人事审批业务集中办理模式、推进人事编制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大大提升了人事编制工作的效能和水平。这些工作成绩,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通过全市广大人事编制工作者的同心同德、努力奉献而取得的。我谨代表市人事局(编办)的同志们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尚存诸多不足。一是人才资源管理工作与我市实施人才强市的战略仍有较大差距,人才总量和结构还不能满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求;二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仍较为粗放,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活力有待提高;三是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标准相对滞后,机构编制科学规范管理机制尚待健全。这些问题的存在,虽有近年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我市人事编制管理事权被逐步上收的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是人事编制系统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新形势下新的使命任务认识不到位,对人事编制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执政理念的客观要求;二是工作思路上解放思想不到位,在新形势下推动改革面对困难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够多,改革创新的动力不够足,敢于创造性的执行上级政策、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传承发扬不够;三是工作统筹协调不到位,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工作推进中对基层的具体指导较少,工作推进中发生的问题信息沟通不及时、研究处理不充分,人事编制工作发展不平衡,全市人事编制工作一盘棋的局面尚未形成;尤其是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工作中,市与区之间上下联动不够,横向工作关系协调配合也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工作的统筹推进。我们务必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年度工作计划2010年市人利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部署(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