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加强科普事业建设,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1.通过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在组织、指导和统筹协调区科普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各镇科协、区级学会工作网络切实贯彻落实科普法,用好区科普专项资金,镇财政安排镇级科普经费入预算,展开争创“1+40”科普示范工程。即1个市级科普示范社区,10个区级科普示范小区、10个区级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10个区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10个区级科普示范企业。
2.加强科普设施建设,满足公众高水准的科普需求。在南桥新城和奉城中心镇城区建成2座公共科普电子画廊,中心城区设有公众科普活动主题场馆;建立1座具有现代科技教育和展示功能的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在各镇、社区、街道,建成一批科普影视室、科普活动室、科普展示厅。
3.利用“科技周”、“科技下乡”等大型群众性科普活动,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各种活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人文素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信息渠道的宣传优势,通过专题科普片、科普专栏、科普网络虚拟平台等载体,营造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生活方式的强大舆论氛围。
4.加强科普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科普志愿者队伍,扩大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建立一支科普讲师团队伍,定期举办高质量的科普报告会;建立一支社区科普指导员队伍,提高社区、街道的科普层次、质量。
5.联合教育部门,整合科技教育资源,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向纵深发展。积极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普基地、少科站的中心作用和辐射功能,积极培养、组织、鼓励青少年参加区、市乃至全国的各项科技比赛和科普活动,争取获得优异成绩。
五、实施和评估
1、实施和执行科技兴区推进计划。各镇、园区和科技企事业单位要将实施推进计划列入议事日程和发展目标,增强实施科技兴区推进计划责任意识,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对照各项任务和目标,把科技兴区推进计划落实到位。
2、健全科技兴区领导体制。成立“科教兴区”领导小组,健全组织领导体系,领导小组由区主要领导挂帅,协调落实具体实施措施,从而促进社会化科技创新体系发展。通过领导、决策、咨询的共同作用,建立起科技创新六个机制,即科学、高效的决策、咨询机制;快速协调的审议机制;独立、完备的评价监督机制;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机制;产学研联盟结合机制;基于人才为核心的创新激励机制。
3、建立科技兴区推进计划实施情况评估和考核制度。2005年起,评估工作每年进行一次,组织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界专家参加的评估小组,对计划量化指标的实现、各项计划措施的效果以及企业技术创新成效、公众科技进步意识提高等,进行综合的、全方位的、科学的评估。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的工作指导和监督,同时建立对各镇(街道)和科技兴区涉及单位的考评制度,优化科技发展计划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使科技贡献产出效能,推进科教兴区工作向纵深发展。
本推进计划可以根据上海市科教兴市战略以及本区未来发展的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年度工作计划奉贤科技三年推进计划(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