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强科技创新软环境建设,引导企业实施创新项目过程中,在技术改进、管理方式、质量控制、市场渠道等内容的完善和进步,树立科学管理、科技进步的企业发展观。对承担项目的主要科技人员创造宽松工作和生活环境,给予各种优惠政策,激励他们的持续创新蕴能。
(二)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壮大重要科技力量。
1、集群创新,扩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围绕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和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根据我区 “四、六、七” 产业布局特征,以七大产业基地为中心,汇聚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产业衔接、辐射明显的新型产业体系。在促进电子通讯、电力装备、精细化工、光机电一体化等优势产业的同时,在燃料电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有所突破,加强成熟技术的集成创新、融入本土特色的创新,形成整体的创新优势,提升我区高新技术产业水平和能级,建立布局合理、权重突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到2007年,我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争取达到120家,实现销售额120亿元。
2、塑造产值高、规模大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创造条件使高科技“领军”企业脱颖而出。到2007年以数家高科技“领军”企业为先导,在先进制造技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现农业技术四块重点高新技术领域,通过帮助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形式领衔实施一批重大技术专项计划,使之成为我区新经济的领头羊。
3、培育“新苗”重点民营科技企业。将区内重点民营科技企业纳入发展体系,每年滚动扶持若干家符合支持条件极具潜力的企业,帮助企业引进技术、培养人才、科学管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对在实施期内效益明显提高的企业,在政策上、项目上、资金上给予集中扶持,促进企业滚动发展、快速壮大,成为实力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到2007年重点扶持成长性良好,属地化、实业型的民营科技企业群体,通过3年时间使每家企业达到5000万元的规模,成为管理制度完善、技术装备先进、市场定位准确、竞争力明显、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性企业。
(三) 加强科技兴农工作,建立都市现代农业体系。
1、增强以奉贤现代农业园区为主的示范、辐射效应。抓住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经营,在农业产业化组织形态上进行创新,积极探索建立“公司+基地”、“公司+农户”、“市场+企业+农户”型龙头企业。
2、突出优势产业,培育区域性支柱产业。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市场适销的高附加值经济作物;调整优化养殖业结构,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和生态养殖。抓好林果、特种水产、特种禽、出口蔬菜四大优势产业,加快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进程、以成为区域性的支柱产业群。
3、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产量。积极实施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和优质水稻良种栽培技术,保护和加强“三高”粮田建设,确保粮食正常供应。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都市重大农业科技资金,保障农业健康发展。设立重大农业科技专项经费和重大疫情专项经费,以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及防范和控制突发事件。重点支持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能明显带动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科学家队伍,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开发一批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
5、实施、建立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形成区、镇、生产场三级检测机制,建立农业信息体系、管理信息系统和质量监测体系,为市民提供优质、放心、安全的农副产品。
(四)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夯实科技创新基础环境。
1、全面贯彻知识产权战略。按照《上海市知识战略纲要》要求,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研究和制订知识产权产业化发展政策,掌握动态、把握重心,调动各方力量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工作氛围,使之适应“科教兴区”战略的总体部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年度工作计划奉贤科技三年推进计划(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