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密切联系群众,反对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强化群众意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我们思考任何问题、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标准。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只会一事无成。过去我们党依靠人民群众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的还是要靠这一条。“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毛泽东同志转战陕北时曾深有感慨地说,哪里群众拥护,那里就最安全。我们要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让每一个党员,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一员,都要把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发扬光大。
密切联系群众,就要正确处理给予与索取的关系。战争年代,党领导群众进行反对侵略和压迫的斗争,把群众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这是最大的给予。正是有了这样的给予,群众才拥护我们,才积极出粮、出钱、出力,支援战争。当前,群众的最大要求是发展经济,改善和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真心实意带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实践证明,那些带领群众富裕起来的党组织,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党组织,在群众中就享有崇高威望;相反,那些无所作为的党组织或干部、党员,则会丧失群众的信任,没有什么号召力、凝聚力,更谈不上战斗力。
第四,坚持全面性,反对片面性。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看问题一定要全面,要搞清前因后果、彼此关系。只有全面地、历史地看问题,才能看到和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是零星的、片面的、一知半解的,就不可能掌握真实的全貌,就会犯简单化、片面性的错误。坐井观天,瞎子摸象,只能看到、摸到天和象的一部分,不可能是全部。战争年代,优秀的指挥员善于把握敌、我、友各方面的形势,了解山川地势、群众情况,作出科学部署,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战斗的胜利。现在,我们搞建设同样要进行科学、周到、细致的规划,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特别是在发展经济方面,要充分考虑原材料、能源、环境、运输、人员培训、市场状况等诸多因素,以及条件、效益状况等等,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科学、正确的判断。有的地方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产品没有市场,就是由于没有全面、客观地分析各种利弊因素造成的。
今年是建国60周年。全面总结60年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成绩与经验,必须全面地看问题。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践的观点,“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既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问题。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特别是不能忘记“三个有利于”的前提——社会主义。我们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要正确分析改革开放前30年与后30年的关系。前30年虽然发生过许多错误,造成很大损失。但从总体上来说,是发展的、前进的,为后来的发展建设奠定了基础。总之,要客观不要主观,要全面不要片面,要辩证不要唯心,科学把握各类矛盾的不同方面及因果关系,这样就可避免或减少盲目性、片面性,把事物看得更全面、更准确,把事情办得更好些。
第五,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反对简单化绝对化。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一般与个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唯物辩证法;“一刀切”,简单化,则是形而上学。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体现在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中,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需要采取解剖麻雀的办法,深入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取得真知灼见,抓住本质,抓住规律。在指导工作上,坚持从个别到一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即所谓“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用个别推动一般;如果只是一般号召,没有典型带动、引领,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学习心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思想(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