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定意义上说,上海世博会的服务水平就是上海市政的服务水平。为了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上海多数街道对志愿者、物业保安、居委会干部等分批开展了专题培训,有的街道还开办了世博英语学习班。
城市管理还必须体现人性和民主的特点。上海世博会呈现对城市弱势群体的关注,为广大残疾人专设了以“消除歧视、摆脱贫穷、关爱生命、共享阳光”为主题的生命阳光馆。方案公布后激起强烈反响,该馆描绘的美好明天,给广大残疾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一群由40名聋哑人组成的特殊志愿者团队届时也将为参观盛会的特殊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城市的善政离不开广大市民的参与。为推动政府与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良性互动,上海世博会的组织部门开辟了多种渠道,市政府领导对反映上来的问题十分重视。市长韩正听取了网民的意见,表示将对世博会的运营实行全程审计,审计结果将高度透明,并向全社会公开,同时也希望各方面共同监督。
三、城市精神获新生
与完善基本生活设施相比,更难做到的是在社会、文化和历史等领域让市民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从而在人们心中培养一种共同的归属感,使他们成为城市真正的主人。正如首届世博会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同时,还形成了一种对进步观念的崇拜,人们希望上海世博会在促进城市文明的同时,留下一种新的城市理念,一种能使城市变成人类心灵归属地的理念。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主体建筑“种子圣殿”内,有着包裹在60000根透明亚克力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野生植物的种子。这些种子使得我们对城市生活有了更加丰富的想象,更加深刻的理解。城市并不是乡村的对立面,我们的城市将被环境生态的理念所照亮,野生植物将在城市里生根发芽。
没有较高的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质,关爱和归属感就容易变成空话。北京奥运会成功地改善了北京居民的行为,上海世博会也有望全面提高上海市民的文明素质。上海市有关部门在2008年11月初出版发行了《上海迎世博市民读本》,其中的“市民素养篇”,有“文明出行”、“文明交往”、“文明娱乐”、“文明居住”四个章节,共四十六项具体要求,涉及日常生活种种细节。所有的细节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上海世博会还会留下一个精神符号。园区中央的中国馆融合了本土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建筑设计理念,馆内展示的“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将向世界传递我国全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信息。“东方之冠”既是有形的建筑标记,也是无形的精神动力,其新颖而带有传统特色的设计向世人宣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直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交流中发展壮大,它是动态的而非凝固的,它是开放的而非自闭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心得体会看2010上海世博会个人所思所想(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