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华强模式”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华强的成功,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许多启示。
第一,突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是科学的发展理念。当前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大多集中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层面。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的经验表明,科学的发展理念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性瓶颈主要在于:缺少科学的发展模式,缺少产业链的有效整合,缺少自主产权的产品和自有品牌。“华强模式”的成功,就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文化科技产业”、“创、研、产、销”一体化产业链、“组合式市场平台”、“文化+旅游+科技”等一系列新思路和新概念,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打造了完整的文化科技产业链,开发出特种电影、动画片、第四代主题公园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和文化产品,从而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吸引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各种要素在企业汇聚,并充分发挥作用,使过去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制约因素和问题迎刃而解。
第二,增强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走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的道路。“华强模式”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探索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代表了当今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个方向的特征是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核心是坚持自主创新和创意,途径是多元化、规模化、全球化发展。实践证明,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不仅使创新与创意的实现有了技术上的保障,而且创新了文化生产方式,培育了新的文化业态,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具备了前所未有的竞争优势。通过加大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不仅将极大地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档次和水平,也将终结中国文化产业无法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历史。集中体现高科技含量、高文化含量的新兴文化科技产业,是真正的高端产业,也是最具发展潜力和前景的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希望所在。
第三,加快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要求尽快培育一批合格的、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腾讯、A8音乐集团等一批企业集团的迅速成长,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形成了强大的竞争优势。这充分证明,同其它产业一样,文化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企业,在于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创新的主体、“走出去”的主体。
第四,推动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有效路径是全力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品牌和拳头产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键在于提升文化内容、文化形式和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只有真正实现走出去,才能提升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文化“走出去”,一方面要通过扩大政府主导的国际间文化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则是要“实行政府推动与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参与国际竞争,融文化交流、文化影响、文化渗透于经济活动和市场行为之中。这就要求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面向全球,走向国际市场。
第五,政府要在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文化产业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朝阳产业。中国文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尚在形成之中,与迪斯尼、环球影城等国际大型文化集团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和悉心呵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主要职责是创造良好的环境,制定有利的政策,提供优良的服务。在新的发展阶段,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应该从一般性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扶持,提升至对企业的服务。政府服务可以采取“一企一策”、重点跟进的方式。一是在产业规划以及发展空间上多给一些支持,为其赶超迪斯尼提供基础条件;二是根据“走出去”发展战略,鼓励银行体系针对大型文化产业项目出口,提供包括买方信贷在内的多种金融支持;三是协调新闻媒体,在企业自主品牌形象的国内外宣传推广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心得体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探索文化与科技结合之路(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