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湘北,属幕阜山区,植被覆盖率98%,年均降雨量1597.0mm,相对湿度80%以上,年平均气温16.6度,生态环境良好。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独特的传统工艺,我市的茶叶品质优异,内含丰富,历史悠久。
横卜是我市产茶大乡,现有茶园面积1.31万亩,2004年产茶1500多吨,产值650多万元。近几年来,由于茶类结构不合理,管理滞后,造成全乡茶园面积缩减,产品缺乏竞争力,经济效益不高,茶农收入下降。振兴××茶业,再造茶叶新优势,打造茶叶支柱产业已经迫在眉睫。
一、制定发展规划,优化茶叶产业布局
我会同乡里有关人员通过实地调查情况,讨论研究,科学论证,重新制订了横卜乡的茶叶工作规划,出台了“××市横卜乡优质品牌茶基地建设项目书”。主要内容是:
总体目标:五年内开发优质品牌茶3万担,其中名优茶2500担,占8.3%;大宗茶7500担,边销茶2万担;总产值1870万元。每年农民收入1000多万元,为市乡两级财政创收200多万元。
基本任务:五年期间,重点建立2个优质品牌茶开发示范基地。通过优质品牌茶开发项目的实施,逐步调整茶叶生产布局,使全乡山区茶园比例达100%,良种茶园面积0.8万亩以上。
发展重点:大力开展茶类结构调整,以发展优质低氟茯砖茶为重点,大力发展优质名茶,实施品牌战略,依靠科技,提高茶叶品质,降低茶叶农残;大力开发无公害茶,有计划地发展有机茶,加快茶叶企业的技术改造,培育横卜乡茶叶开发有限公司龙头企业,发展民营企业;积极开拓茶叶市场,建立完善的茶叶规范市场体系,发展创汇茶叶;增加政策、资金、科技投入,为茶叶生产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注重办点示范,促进茶叶销售和产业升级
搞好样板示范是科技特派员的基本任务。今年,我按照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原则,自己带头重点抓了白石茶场500亩茶叶示范基地建设。示范重点为名优茶和有机茶技术,以及边销茶的低氟茯砖茶技术。在抓好示范基地的同时,已经着手对茶叶龙头企业横卜乡茶叶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改革。经过多方努力,市乡两级挤出资金50万元,添置有机茶初制加工机械5套,添置有机名茶机械5套、茶园微耕机10台,改造茶叶生产工艺,生产优质合格的低氟茯砖茶。
横卜乡茶叶市场占有份额不足,市场销售方向不明是造成茶叶销售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调研和论证,我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首先是重建销售网络。根据本人的市场调研,今春,市、乡、村三级领导联动,帮助茶农销售茶叶,其中领导出面推销茶叶达80多万元。既解决了茶农销售难的局势,也提高了茶农的市场能力。其次,为解决茶叶销售长效市场和机制问题,通过调研,帮助乡里建立茶叶信息咨询中心,及时为茶农、茶场提供国内外茶叶信息。第三,培育茶叶品牌。现在,我们的优质高档茶统一使用“白石”牌,大宗茶使用“××炒青”牌,砖茶使用“长盛”牌,结束了茶叶销售混乱、各自为战的局面。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横卜乡的茶叶销售网络已基本建立:以茶叶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乡集贸市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茶叶批发中心、两个茶叶市场(岳阳、长沙市场)、四个边销茶窗口(新疆、内蒙、甘肃、青海)。
同时,新发展5000亩新品种茶叶和改造原有10000亩低产茶园的工程也已经启动。现在,以××茶叶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在聘请技术人员、添置相关检测仪器后,组建了横卜乡茶叶研究所,对产品进行卫生检验、感观检验、理化检验和农残测产的技术已经基本掌握,全面提升我市茶叶品质的机会已到来。
三、抓好技术培训,建立茶叶发展经济共同体
我到横卜乡后跑遍了横卜乡所有村组茶场,上门为茶场和茶农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在茶园开采时,侧重推广鲜叶采摘与茶叶加工技术;在茶园封园时,侧重推广茶树“规栽”技术、施肥技术;还通过举办茶叶技术培训班和印发技术资料,传播无公害茶、有机茶生产技术,共计举办培训班38次,讲课50多场次,印发技术资料4000余份。不但对专业茶场进行技术指导,而且对广大茶农也提供技术服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心得体会科企携手,促进茶叶产业发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