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0 40 周年庆祝大会精神讲话心得体会 0 1040 字范文
弘扬?特区精神? 续写?春天故事?
昨天,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会上,共有两位代表发言,深圳创新企业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无锡人陈志列作为唯一的民营企业家代表,讲述了一个在特区奋斗 27 年的创业者眼中的?特区精神?。
特区精神体现的是一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一种集改革、创新、发展为一体的先锋精神,是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后,无数改革者和开拓者共同奋斗所形成的一种精神。新时代需要特区精神,国家建设、乡村振兴也离不开特区精神。作为新时代接班人,要继续弘扬特区精神,只有将?敢于先想、勇于先试、善于先成?的闯劲、干劲、拼劲运用到工作中,将?改革、创新、发展?的观念融入到建设中,才能?杀出一条血路?,开拓一片新天地。
特区精神以改革为刃,以创新为斧,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为深圳发展?杀出了一条血路来?。以改革为根,以创新为魂。深圳四十年来,不断在改革创新中摸爬滚打。有人说,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对深圳却是沧海桑田。深圳无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而这份成就,来源于深圳的特区精神。一座城市,浓缩了中国改革创新的发展道路,凑响了一曲?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时代强音,是特区精神的集中体现。
特区精神以梦想为支点,以埋头苦干为依托,为深圳发展放了?一颗开天辟地的‘开山炮’?。?无梦想,不深圳?,深圳从一卷白纸,到万卷书画,点点滴滴,是这座城市荟萃的智慧凝聚而成。它广纳贤才,突破禁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时间就是生命,梦想就在明天?,无数的深圳人埋头苦干,充满斗志,使深圳以世界难以想象的速度实现了前所未有之大变革。一声春雷惊天地!如今回头,四十不惑,深圳已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这就是特区精神的力量,这就是?中国速度?!
特区精神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以历史机遇为发展跳板,帮助深圳实现?变脸式?大发展。一首?春天的故事?火遍大江南北,?一个圈?圈下的是中国打开国门,走出世界的发展信念。深圳破除禁锢观念,抓住历史机遇,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一座生机勃勃的希望之城。思想不破冰,寸步难行。特区精神正是用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唤醒了深圳这座沉睡多年的老城,实现旧颜换新颜。
一座城市书写了一份传奇,一座城市彰显了一种精神。特区精神是一代又一代的特区建设者撰写出来的。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我们要进一步弘扬特区精神,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让特区的奇迹在祖国各地落地开花。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习心得体会感悟
10月14日上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称赞道,深圳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先锋,四十年的华丽巨变。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提起深圳,在很多人眼中她从一个边陲农业县的“小渔村”巨变成如今的现代化国际化超大城市!深圳是我国经济特区的一个鲜活缩影,四十年的发展巨变,不是一朝一夕静待使然,是深圳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深圳等经济特区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努力。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上,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名片,四十年的生动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舞台上生动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中国发展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中国富起来、强起来的全过程,而深圳等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是我国实现历史性成就的生动展现。深圳等特区的“试点”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筑梦四十年,春天的故事“圳”青春!四十年前,深圳经济特区横空出世。万事开头难,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不怕!数以万计的拓荒者、奋斗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硬生生地“杀出一条血路”,为改革开放的中国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蛇口“开山炮”的历史巨响、“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高呼,他们一系列思想上、实践上的探索与创新,一次次破冰试水,他们敢为天下先,始终引领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正如外国学者所说,深圳“展示了中国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一个本土化的、在创立初期饱受争议的改革试验田,变成一个中国乃至全球的城市发展样板”。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有能力创造奇迹的伟大政党,中华人民是有能力创造奇迹的伟大人民,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深圳特区四十年潜心筑梦,而这春天的故事“圳”青春!”。
四十载波澜壮阔,新征程催人奋进。经济特区的沧桑巨变是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拼搏奋斗干出来的。明年我们将进入“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我们不负党和人民期待,勇挑重担、矢志奋斗,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于2020年10月14日上午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总结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取得的显著成就和宝贵经验,充分肯定经济特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郑重宣示深化改革开放、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的坚定决心,对新时代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和广东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大部署。
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肩负起历史责任,改革开放再出发,努力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总书记充分肯定了40年来经济特区取得的显著成就,从十个方面全面总结了经济特区大变革大发展的宝贵经验,对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发展作出了一系列科学部署,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铿锵之声郑重宣示了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的坚定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必将推动深圳等我国经济特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起新的使命、开创新的境界、树立新时代改革开放新标杆。
深圳4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回首望,这块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硕果累累,谱出一阙豪情天纵的壮歌,闯出一路波澜壮阔的征程。从当年落后的边陲小镇到今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经济特区的生机勃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比光明的前景。
看今朝,历经一次次破冰试水,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中流击水的关键时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任务更加艰巨。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深圳等经济特区要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大局出发,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努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的新格局。
新使命召唤特区人。深圳等经济特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继续奋力拼搏。要永葆“闯”的精神,在发展思路上,落实新发展理念,率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发展动力上,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发展抓手上,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永葆“创”的劲头,坚定不移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既要在经济上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又要在治理上探索新路子,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永葆“干”的作风,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今天,“不惑”之年的深圳,正在新起点上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永不停顿,开放决不止步,在新时代继续走在前列,勇当新征程尖兵,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于2020年10月14日上午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总结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取得的显著成就和宝贵经验,充分肯定经济特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郑重宣示深化改革开放、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的坚定决心,对新时代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和广东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大部署。
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肩负起历史责任,改革开放再出发,努力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蛇口春雷犹在耳,改革扬帆再出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特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要交出优异答卷。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深圳经济特区取得非凡成就的成功要义,为深圳在新起点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必将极大激励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担负起新征程尖兵的重担,推动新时代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历史选择了深圳,时代成就了深圳。顶着“不改革就死路一条”的巨大压力,以改革为笔,以创新为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深圳这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激荡中国、震撼世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和兴办经济特区伟大创举,一扫我国被“开除球籍”的忧患,更加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的历史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我们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全面推进改革创新,不负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闯”“创”“干”是深圳这座城的特质。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发出“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感召,八方才俊向深圳走来,千万梦想在深圳绽放,让深圳成为逐梦人生、挥洒汗水的大舞台。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经济特区要充分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积极挺进“深水区”、开拓“无人区”,努力在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靠实干奋斗开辟改革开放新境界。
无论是当年“杀出一条血路”,还是今朝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我们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让我们充分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特区精神,继续敢闯敢试、拼搏奋斗、砥砺奋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1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于2020年10月14日上午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在短暂的40年间,从一个人口只有30多万的边陲“小渔村”,发展为如今管理人口超2000万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背后秘诀可围绕一个“人”字展开。
从创市之初,深圳就是一个对人才开放的城市,最早打破传统的地域、体制等限制,引全国之才、集全国之力建设。早在特区创办之初,就曾出台不少全国瞩目的引才之策。包括农村户口入深圳户籍,家属没工作的,深圳安排工作;分配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住房;高薪聘任人才,聘用期满留去自由等等。
例如,蛇口1981年在全国公开招聘人才,打破了由上级部门调派干部的做法,首开新中国人事制度改革的先河。1983年,蛇口率先实行薪酬改革方案,不论级别职务,根据才能和贡献确定薪酬。
一时间竟引得全国人才东南飞,不少人受特区朝气蓬勃的生机召唤而来。放弃“铁饭碗”闯荡深圳的徐少春就是其中一位。
1990年,徐少春带着368元的养老保险金前往深圳一家
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不久后他再次辞职,借了5000元购进一台286电脑创办了深圳爱普电脑技术有限公司。这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金蝶软件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1997-1999年间,深圳人才大市场仅接待像徐少春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求职者,数量就超过了350万。而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设立之初,深圳全市技术人员只有一名拖拉机维修员和一名兽医;如今这一数字已超过200万,40年间深圳科技工作者的数量增长了近100万倍。
如此大揽人才,不难让人想起“来了就是深圳人”那句脍炙人口的口号。有学者将深圳的创新气质与其移民特色联系起来,解释“移民之城”为何能够成为创新之城。“早期到深圳的移民大多都是抛弃了原有的稳定生活,愿意承受迁移带来的不确定性,去满足其对未来的高预期,这种文化特质尤其适合以IT为背景的高科技领域的创新。”
唐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移民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了原有的阶层,多元化的交往变得很正常,比如5个人凑在一起,一个是包工头,一个懂技术,一个能办得下贷款,一个做过处长,再来一个搞财务的,新公司就诞生了。
过去40年,深圳的常住人口增加了约42倍。直到目前,深圳依然在采取宽松的户籍政策,大专以上学历落户不受限制。深圳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2019年,全市新引进人才28万人。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1
40多年来,从“有事call我”到5G引领,从“见字如面”到“万物互联”,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通信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我们已步入5G时代,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速度比4G快了数十倍。5G网络下,一部蓝光高清电影,喝口水的功夫就可以下载完成;VR/AR技术也变得更逼真和日常,即使身处家中只要戴上AR眼镜,各地美景近在眼前;更令人兴奋的是万物互联,未来不仅是电子设备之间,家具、汽车、建筑等可以互联对话…..
在通信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的征程中,深圳电信作为通信行业的领跑者,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不断超前发展,完善网络、技术、服务等综合信息服务能力,不断深化通信行业在政务民生、企业发展、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深圳电信提前在7月份完成1.5万个5G基站建设任务,基本建成一张室外全覆盖、重点区域室内深度覆盖,具有竞争力的5G网络,全网实现独立组网(SA)制式。同时持续完善机场、高铁、地铁等交通枢纽,南山双创园、福田CBD、坂田科技园区、宝安大空港、深汕合作区、前海自贸区等示范区域的5G精品网络覆盖。
在5G应用创新方面,已涌现出全国首个5G智慧政务大厅、全国首个5G办税服务厅、全国首个5G智慧庭审等一大批5G应用,
“5G立体巡防智慧警务”收获201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移动互联创新先锋奖”。目前,深圳电信在全市拥有58个5G应用精品体验厅,可供广大市民随时到体验厅近距离体验最新5G应用。
深圳电信加速以5G领衔的“新基建”,进一步赋能深圳经济发展,丰富各类产业应用及服务,为加快“数字深圳”、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作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5G赋能,未来可期!
40年的特区建设之路,风起云涌
40年的通信发展之旅,携手相伴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2
40年前,当时的蛇口只有捕鱼、养蚝、种田三种作业,人民生活不稳定,勉勉强强维持两餐,是一个只有一片荒山野岭、海边沙滩的边陲小镇”。蛇口中学,把湾厦村的一个仓库作为教室,创办起了最初的两个班级,每个班级仅有二三十名学生,后来陆续把两座小学附设的初中班搬迁到现在的地址,如今蛇口中学已经是一座现代化的教育摇篮。
可才仅仅过了40年,深圳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楼大厦随处可见,通行也更加方便,街道繁华……这些变化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如果没有他们,深圳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4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40年光辉历程,使我们这个过去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成就,想变化,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40年前,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换上了高档的家庭电器了。试想40年前的夏季,人们只能靠摇着蒲扇来解暑,如今也被空调所替代了。
4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如今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大发展、大飞跃,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人们平时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种多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地上有火车、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组合,使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方便快捷。
40年前,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发展。影视歌舞、读书看报、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上网冲浪、旅游远足、运动健身等这些过去属于富人的娱乐项目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大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
今后,我们长大了,深圳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为创造更加崭新的深圳我们要努力学习,用更多的知识使深圳的未来更加美好!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3
40年前,党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发挥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作用。值此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
意见》正式发布一周年之际,回首四十年来的征程,时光飞逝,风云激荡,光阴荏苒,许多场景远去而模糊,催人奋进的精神却历久弥新。
到底是哪些精神力量,引领你千里迢迢选择深圳,从你在踏上深圳的那一刻,就有了深深的共鸣,支持着你披荆斩棘、百折不挠选择坚守?一个人,从懵懂孩童到不惑中年;一座城,从边陲小镇到现代都市。四十年的时光,在这里沉淀下催人奋进的观念,铸成这座城市的阳光气质。勇立改革潮头的深圳经济特区,忘不了“三天一层楼”的崛起速度,深圳人也忘不了在“深圳时间”里的拼搏身影和光辉岁月。
“敢为天下先”。1980年,深圳市政府出让土地的使用权,将土地作为生产资料进行市场化运作,与港商合作建造了新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除了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这样的“第一次”在深圳还有很多,如物价改革、打破铁饭碗、股份制试点、企业产权转让、“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对外企实行国民待遇……没有深圳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勇气,就不会有如今的“深圳奇迹”。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深圳喊出的众多口号中,作为“深圳速度”的前奏,该句最为人所熟知。1981年底,这句口号被竖立在了蛇口工业区门口。1982年11月22日,该句口号出现在《深圳特区报》头版,引起了轰动,从那时起冲出深圳,走向全国。四十年来,深圳人拼搏进取,锐气如初,吸引了着众多人才纷至沓来,在这里挥洒汗水、奉献青春。深圳是一座慢不下来的城市,走在深圳街头,深圳人的匆匆步伐是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最真实写照。
“来了就是深圳人”。2010年,为纪念特区成立30周年,深圳报业集团启动“深圳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观念”评选活动。“来了就是深圳人”因其开放和包容的价值观,成为深圳人感触最深的一句口号。这句简单质朴的口号散发着浓浓的草根味道,表达着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内心对归属感的深沉呼唤,也代表着深圳的包容性格以及移民城市的独特气质。这些年来,深圳治理现代化水平逐步提升,深圳市民福祉日益增进。在深圳,都市生活便利舒适、环境整洁美丽、“办事不求人”、有多大努力就有多大回报……每次想离开,每次却又离不开。
宏大的社会变革往往发端于社会基层,最深邃的哲理往往是最直白的语言。时间为生命所承载,塑造着深圳经济特区的文化品格,也指引着后来者不断地创造“深圳奇迹”。岁月变迁,深圳敢为天下的精神内核代代传承。我们要不断用新观念引领旧观念,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4
深圳的发展变化40年前,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40年后,深圳发展成国际大都市。这种变化令人意想不到。我常想,深圳现在这么繁荣,很难想象当初的落后和贫困。现在已经很少看到铁皮房了,只有一座座高楼大厦。现在深圳的消费水平比其他地方要高,这也是在40年间发展起来的。就拿公交车费来说吧。
在当初,搭一次公交车只用一毛钱,在现在搭一次公交车最少要两块钱搭一次公交车。40年,深圳已经有初生的婴儿成长为一个生气勃勃的青年!40年,身怎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40年,深圳走出了一条大步迈向现代化的宽广道路!如今,40岁的深圳,被历史的浪潮腿上了一个新起点。
深圳是块热土,多少年轻人,渴望在这片热土上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希望在这里站住脚,扎下根。在这里,他们挥洒汗水和热血,现出才智和力量。让我们记住深圳的历史,记住我们奋斗拼搏的足迹!让我们畅想深圳的未来,畅想我们光辉灿烂的未来!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5
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坑坑洼洼的小路;一间间破瓦房;一条条清澈的小溪……这就是我们的老深圳。
你们知道深圳的东门、蛇口、世界之窗、深南大道这些景物在老深圳和新深圳是怎么样的吗?
老深圳的东门就像一个垃圾厂,各种各样的垃圾随处可见,臭气几乎覆盖了整一个东门。1983年蛇口是一个村庄,它的东边是蛇口圩街道、商店、蛇口渔业大队、渔船修理厂……西边有晒鱼尝码头、村庄……1982年,世界之窗原址是光明华侨农场沙河分场,在那里,到处都是一片金黄色的稻谷,隐隐约约还可以看见远处被浓雾包围的一座座高山。1983年的深南大道的交通非常落后,在现在地王大厦附近的深南东路与解放路交界处,常有耕牛从马路上穿过。直到改革开放前夕,买肉都是凭票的,猪肉每人每月半斤。排队买猪肉很辛苦,一般都要在夜里2点半左右去排队,迟了就买不到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改革开放之风使深圳焕然一新。新深圳的东门,国旗飘扬,大街上人山人海,东门一瞬间增添了几道生机。蛇口那仙境般的海上世界把蛇口装扮得五颜六色。2007年的世界之窗已经成为深圳最著名的景区之一。远眺深圳湾,高楼林立,绿地葱葱。今日的深南大道宽阔平坦,已成为深圳人民的骄傲。
深圳会有这么大的进步就是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才创造出了这美好的家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心得体会学习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精神讲话心得体会1040字例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