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在 0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推动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心得
党的十八以来,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剩下的就是抓落实。2020年 10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抓落实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瞄准目标方向,“层层”真抓狠抓,推动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做好“上层”设计,既挂帅又出征,主要领导带头抓落实。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更要成其事。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位置关键、责任重大,不仅是一个单位的“风向标”,也是第一个地方发展的“火车头”。干与不干,真干还是假干,大干还是小干,基层干部群众看得最清楚,反映在工作成效上也最直接。主要领导干部在抓落实中既要挂帅、又要出征,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亲自部署重要任务,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督导工作要求。长期以往,以靠前指挥、带头冲锋、狠抓落实的务实作风和实际行动,做给下面看、带着下面干,才能推动各项决策部署从上至下真抓狠抓、一抓到底、一抓到位。
做强“中层”支撑,既对内又对外,班子成员协调抓落实。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一个地方、一个单位若只有主要领导“一人忙”,也难挑多项决策部署抓落实的“千斤顶”。班子成员干部是抓落实的“中层支撑”,需要发挥对上汇报、对下鼓劲、对外协调的枢纽作用,把主要领导的安排部署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把分管领域的具体工作抓出成效、做出亮点,把下级干部的困难问题及时沟通、帮助解决,推动形成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责任共承担的共抓落实工作格局。
做牢“基层”基础,既抓实又抓细,一般干 部全面抓落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般干部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发展的“螺丝钉”,虽然少一颗不行,但不起作用也不行。广大干部要对自己的单位和职责有强烈的责任感,把善不善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能不能抓落实,作为自身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作为自身能力水平的具体反映。对于领导交办的事情,要少说我不行,多说我能行;对于具体工作的落实,要抓实抓细,少弄虚作假;对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要多想办法,少打退堂鼓,把“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
请放心”贯穿到抓落实工作的全过程,以最好的状态、最大的力度,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蓝图绘就,正当乘风破浪;方向明确,更须策马扬鞭。“层层”真抓狠抓,才能推动工作敢落实、善落实、真落实。
贯彻 落实在 在 0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重要 讲话心得体会
在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以“提高解决实际能力”为主题,为全体学员上了一堂鞭辟入里又语重心长的“第一课”。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七种能力,既为年轻干部“划了重点”,其背后所蕴含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种种治国理政经验,也为年轻干部提供了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方法论“金钥匙”。
握住调研“金钥匙”,站稳人民立场,开启“求是”新时代。调查研究向来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党员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如何调研?“开学第一课”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答疑解惑。从“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倾听百姓呼声,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调研分析,无不体现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精髓。我们进行调研的目的是“求是”,求得事物真相,还原本来面貌,从而掌握发展规律。“到群众中去”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更不是“闭着眼睛捉麻雀”,要“身入”更要“心至”,这需要我们踏踏实实、真真切切地“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察实情、思对策、解难题。
握住决策“金钥匙”,修炼长远眼光,开启“科学”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要“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所谓打“大算盘、算大账”就是
要谋大局、谋大事,善于从战略高度考虑问题,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症结,善于驾驭复杂的形势局面。当前,我们正乘势而上开启“十四五”规划新篇章,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必须以“大历史观、大思路、大手笔、高站位”的战略眼光,科学决策、规划谋篇。“大算盘、算大账”的方法论背后,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长远眼光”,所谓“计利当计天下利”“谋功应谋万世功”,科学决策不能局限于眼前当下,而要看发展、看潜质、看未来。
握住改革“金钥匙”,坚持问题导向,开启“创新”新时代。谈到改革攻坚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激励年轻干部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但干事热情不是蛮干、乱干,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方法。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起源,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我们只有“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把准改革方向、扣准时代脉搏,才能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也才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凝聚起改革攻坚的强大正能量。
握住维稳“金钥匙”,增强风险意识,开启“战略”新时代。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大考”,党中央坚持谋定后动、综合研判、因地制宜、因时而变,时时处处体现了“精准施策”的理念,领导和带领全国人民既下好了疫情防控的“精准棋”,又打好了复工复产“主
动仗”。“开学第一课”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对年轻干部如何提高应急处突能力作了深入阐释。“心中有数”就是要增强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分类施策”要做到杜绝“一刀切”式的简单思维,扭住关键、聚焦重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筑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防火墙”,在错综复杂的大环境下赢得战略主动权。
学习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心得体会
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能干能成须要用好“巧劲”,也要杜绝“取巧”,既要练好内功,又要制度保障。
能干能成要以“实”成谋。谋事要成事,不能眼光短、深度浅,一味只追求“绩”,落入“造盆景”“挖亮点”的怪圈。干事创业,唯在务实。为民之心要“实”。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杜绝私心,坚持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才能站稳谋事的出发点。决策支撑要“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谋事不能闭门造车、向壁虚构,臆想造“空中楼阁”,势必步步踏空。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执行的全过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打造合格决策者。
能干能成要以“容”励干。要发挥结果导向,但不能“唯结果论”。结果是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体现,而过程更易体现主观因素。评价工作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势必有失偏颇。鼓励结果与过程并重的关键在“容”。“容”,一方面体现在容得下结果的得失。以全过程评价工作,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容错,给锐意进取、敢闯敢拼的青年干部吃“定心丸”、戴“护身符”、添“发动机”,才能让更多青年干部敢于“下深水区”攻坚克难,吃“第一只螃蟹”。“容”,另一方面体现在政绩观容得下客观现实。只有立足地方实际,科学判断决策,才能杜绝“不管你怎么办”扰乱基层,防范“我只要结果”压垮基层,让青年干部安心干事,以扎实工作推进获取扎实工作成果。
能干能成要以“督”促成。干事要力求完美,但不能弄虚作假。用总结经验“提亮”代替工作实效,用新闻稿件“报道”代替实际进展,都是工作作风问题。青年干部要谨记工作是干出来的。严防贪功虚报的关键在“督”。“督”要用好监督的“利剑”。强化脱贫攻坚、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关键领域执纪问责力度,加大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全过程监督,让鱼目混珠的歪门邪道寸步难行。干好干坏要群众说了算,把群众口碑作为“督”的重要参考,让实绩自己“说话”。“督”要用好考核的“指挥棒”。发挥好考核“风向标”,既看“房前”“门面”,又看“后院”“庭落”,杜绝考核细则成为偷鸡摸狗者的“遮羞布”,引导青年干部干实事、谋实绩、创佳绩。
学习在 0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年轻 干部扬帆前 行 心得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年轻干部要把稳思想之舵、扬起前进之帆、划动实干之桨,踏浪前行、劈波斩浪,在大潮大浪中不断把事业发展推向新境界。
坚定理想信念,把稳思想之舵。船在大海中航行,只有掌稳舵,才能确保正确航向,船才能行稳致远。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征程上,年轻干部就是主宰新时代大船前行的舵手,只有把稳舵,才能行得稳、行得正、行得远。年轻干部走在时代前列,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航向不动摇,奋力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胜利彼岸。少数年轻干部,在政治上还不够坚定,对理想信念依然存在一些疑惑,归根结底,还是理论上缺乏足够的清醒。想要在理论上保持清醒,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理论学习、向先进看齐,在理论层面上对党和国家战略有更深的了解,继而更加明晰自己的理想信念,始终沿着正确的航线前行。
锤炼能力本领,扬起前进之帆。船帆是船前进的助力器,可以让船摆脱风的影响,沿着正确航向前行。年轻干部肩负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这一重大使命,光靠满腔热血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强自身能力本领的锤炼。在奋进新时代过程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正如海面上复杂多变的风,但不论是顺风还是逆风,只要能扬起前进的帆,调整好角度,就可以将“八面来风”凝聚的力量,转化为船不断前行的动力源。年轻干部要坚决摒弃“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时时学习、终身学习,这样才能加速成长,本领更硬、能力更强。“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要前行就要奋斗,年轻干部要扬帆起航,必须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乘风破浪,一往无前,不到彼岸不收帆。
强抓务实笃行,划动实干之桨。船舶在大海中航行,船只本身的性能再好也不会自动行驶,还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船桨的作用就在于为船的行驶提供动力,划动船桨船只才会向前行驶,一旦松懈下来,船也会因此停止前进,甚至搁浅。当前年轻干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的时代,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年轻干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增强政治定力,坚定正确立场、保持正确方向,握紧手中船桨,排除外界干扰,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攻坚形势和利益诱惑中不迷航。年轻干部解决问题还要切记形式主义,空谈理论、“纸上谈兵”都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毫不松懈地为新时代巨轮划动船桨,将问题解决落到实处,才能在繁重工作任务、多种矛盾风险挑战中远航。
击鼓催征开新局,奋楫扬帆正当时。年轻干部要让信念坚、本领高、作风硬的底色更加鲜亮,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在新时代新舞台上有新的作为。
学习在 0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上重要讲话 心得体会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0 月 10 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对中青年干部提出了期望和要求,“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作为一线“前沿部队”,进入角色融入农村基层、发挥优势促进工作开展、提升素质加快成长进步,是每个年轻干部在基层的努力方向。
脑装“文笔”聚灵气,提高“妙手回天笔,千古是诗心”的表达能力。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目前很多干部都有“文字恐慌”,对材料不是“趋之若鹜”而是“敬而远之”,抛去基层事务繁多导致无法静心思考这个客观因素之外,更多的还是因为文字材料是个“苦差事”。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决策的过程,是培养逻辑能力、领导思维的过程。年轻干部作为优秀储备部队,要自觉树立写作意识,抽时间坐下来“读读书,看看报”,摘抄一本读书笔记,整理一本材料汇编,梳理一份学习心得,让自己“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心扛“重担”养底气,训练“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的抗压能力。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年轻干部有学历、有水平,何况以毕业生的身份参加工作,有着激情、冲劲,往往习惯于“敲锣打鼓干事业、顺风顺水见成绩”,无法接受“一
盆冷水浇灭”的挫败感和“久久不能成效”的失落感。基层事务繁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就要不怕事。年轻干部作为攻坚克难部队,要练就“大心脏”,打好“应急处突”提前量,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能吃苦受累、能吃瘪受屈、能吃亏受气,让自己“重担压不倒、困难吓不跑”。
手抓“任务”立志气,锤炼“松阴拣磐石,赤脚踏冰壶”的落实能力。“干事业就要有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基层工作都直接落实到每个人、每件事,想干好就要防止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还要防止不分主次,轻重倒置。许多工作伸缩性很大,抓得紧与松、快与慢,情况大不一样,关键是事在人为。在基层一线,就要把握节奏,稳扎稳打,克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慌张之举,找准主次之分、缓急之别的规律,先抓主要矛盾和工作重点,再集中力量全心投入,做到“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脚站“格局”讲大气,提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站位意识。“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在基层,很多时候干部都会不自觉地身陷“埋头赶活”这个囹圄,由于无暇思考渐渐丧失了站位格局,想问题就想这个问题,看事情就看表面现象。在基层立足生根,就要善于当参谋员,敢于“头脑风暴”,在思考研究中培养长远眼光,涵养胸怀格局,跳出问题看问题,看得
远一点、想得深一些,从小处谋篇布局,为大事增光添彩,做到“格局越来越大,道路越来越宽”。
年轻干部要善做“干事者”,脑会想事、心能抗事、手能抓事、脚能稳事,在基层大天地里发挥“天高任我闯”的优势,发光发热、善做善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心得体会学习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推动中央各项决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