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的先进性是品质、能力、行为的统一。保持党员先进性,除了要靠党员自身的内在修养和自省外,还要靠机制的规范、推动和保证。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就是要把适当的集中教育与经常性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整套使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制度、体制、措施和办法。这既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党员先进性的需要,同时也是衡量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否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区县(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首先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理论性原则。区县(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保证长效机制的科学性,也才能取得实效。同时,建立长效机制不是对个别地方、个别单位在个别时间的好做法、好经验的简单罗列,而是对区县(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的建设,特别是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好做法和成功经验的总结提炼,形成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理论,用于更好地指导区县(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的建设的实践。
二是实践性原则。首先,长效机制来源于实践。建立的长效机制既是对区县(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也是针对区县(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员发挥先进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的制度、体制、措施和办法;其次,长效机制要指导实践。不是为机制而建机制,不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建立长效机制的目的在于指导区县(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的建设实践,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推动区县(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的建设,使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第三,长效机制要由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立的长效机制是否科学、正确和有效,必须由党的建设实践来回答,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完善。
三是可行性原则。衡量党员先进性的标准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党员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建立长效机制既要符合时代性、先进性的要求,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党员、党委部门与政府部门党员、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党员、党员领导干部与一般党员、在职与离退休党员的不同特点,充分考虑到我国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的社会特点,充分考虑到党员队伍的现实状况,充分考虑到我们党现阶段的目标任务,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提出的“六个坚持”的基本要求,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党员的特点,制定和确立不同的内容、标准和要求。同时,不仅要有定性的规定,更要有量化的内容和标准,做到简便易行,便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操作,增强长效机制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是创新性原则。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基本要求。区县(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组织在长期的党建工作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好做法,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不能抛开历史,另起炉灶,必须认真总结过去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县(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的建设面临的环境、对象、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因此,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坚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弘扬时代精神,大胆改革创新,努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在已有的基础上完善,使所建立的长效机制富有时代特色,体现时代要求,适应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需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思想汇报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