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运行总有一个基本的链条环节,卡住了位,锲而不舍地创造性工作,基层社会问题就会逐步解决。当年毛泽东同志“支部建在连上”的党建创举,就是“卡位”到了基层社会最基本的链条环节,百折不挠地进行创造性建设,终于解决了中国基层社会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建设实际上也是在探索当今中国基层社会最基本的链条环节在何处的问题。从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30余年历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21世纪的中国基层党组织建设,应“卡位”“六大板块”,并始终不渝地进行创造性突破。
所谓基层党组织建设“六大板块”,“第一板块”是城市、城镇与农村的社区板块;“第二板块”是城市城镇的街道与农村的乡镇板块;“第三板块”是各级党政军司法机关及工青妇群团组织的“基本单元”;“第四板块”是文教卫生科研体育等事业单位的基层党组织;“第五板块”是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参股企业;“第六板块”是新的经济组织和新的社会组织。在这“六大板块”中,重点是“第一板块”,难点是“第六板块”,关键是“第二板块”,核心是“第五板块”。
“第一板块”是重点,因为它牵涉到整个中国基层社会的变迁。改革开放初,我国有84.5万个行政村,经过30余年变革,现在为60.6万个行政村。可以预测,在今后的30年中,我国大中小城市内的“城中村”、城市近郊村,将逐步消失。县城内和乡镇政府所在地的行政村和周边行政村,也将逐步消失。东部沿海和发达地区的行政村,将普遍向“社区化”方向过渡。平原地区的农村和条件好的农村,也将普遍向中心村集聚,就地实现城镇化、社区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也会逐步向中心村集聚,向农村社区化方向过渡。因此,对于我国目前的行政村党组织,党应指导“第三、四、五板块”加大对“农村板块”的投入支持力度,促进农村社区化发展。
“第二板块”是关键,是指城市、城镇的街道与农村的乡镇是中国基层社会变迁的关键环节。街道是城市的基层管理机构。改革开放初,我国有城市193座,现在发展到690座,街道获得了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有2300多个县,到现在有300多个县发展为县级市,300多个县变为城市的行政区。这些市、区的基层管理单位,也在发展为街道。现存的1600多个县城的基层管理机构,也正在向街道转变。改革开放初,我国有7万个乡镇,到现在减少为3.4万多个,其中2万个镇,1.4万多个乡,有的镇也向街道过渡。今后30年,乡将进一步减少,城镇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1600多个县城和300多县级市政府所在地,将发展为现代化中小城市,街道将进一步崛起。这样,街道和社区,将是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是推进街道、社区的大发展。
核心是“第五板块”,是指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承担着国家自主创新的艰巨任务,承担着推进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建设的神圣使命。因此,这些单位的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要和科研、高校等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携起手来,共同肩负起时代使命。
难点是“第六板块”,指新的经济组织和新的社会组织相当重要,但基层党组织力量相对较弱。“两新”组织,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新生长起来的板块,吸引着大量人口就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和旺盛的生命力。随着“两新”组织的大发展,党应当在这里依据实际情况普遍发展党组织和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在这里,首先应当领导党员推动“两新”组织大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口就业,为社会贡献更多的财富。其次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带好党员队伍,监督引导“两新”组织健康发展,做好群众工作等。综合起来,“第五板块”和“第六板块”肩负着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时代重任,党的基层党组织要围绕发展做好大文章。
上述“六大板块”的日益发展,将逐步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的日益形成。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应逐步强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功能。这一功能应包括:(1)推动发展和创新的功能;(2)发展先进文化的功能;(3)发展民主政治的功能;(4)推进法治建设的功能;(5)推进公民素质建设的功能;(6)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功能。“六大板块”和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六大功能”,应是创造性地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所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作心得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心得(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