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服务引导,确保农业机械化发展与高效农业规模化推进相和谐。
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中的作用是引导、服务和调控。农业机械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提供了专业化服务工具。为此,我市在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过程中,始终把农业机械作为先进适用技术渗透到高效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确保实现农业机械化与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同步发展。一是对培育扶持龙头企业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样重视。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政府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重点培育扶持了规模较大、有良好经济效益、有较强辐射带动力,集冷藏、保鲜、贮运、加工于一体的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方式,形成了一批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各具特色的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有效推动了全市高效农业规模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二是建设农业科技园区与建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同步推进。在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进程中,我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快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优质化,着力打造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和高效农业的优质品牌,逐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我们先后建立了设施农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农机化示范基地,在依托农业示范园区建基地上,先后在全市20多个国家级、省、市和县级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和花卉苗木生产基地中相应建立了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基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作业。在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建基地上,先后在9个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副产品加工、保鲜、冷冻、贮运机械化示范基地。在依托畜禽养殖场建基地上,先后在6个有一定规模和一定代表性的养殖场建立了机械化示范基地,配备各类饲料加工机械和畜禽粪便处理系统。在依托规模化种植区域建基地上,建立了以“五青”作物为主的生产加工机械化示范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对带动我市农机化发展,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三是对高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农业机械化通盘考虑。高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市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列出专项资金直接用于高效农业项目投入和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对名、优、特、新、稀农产品开发与生产给予一定的补贴,进一步增强农业自身发展能力,使高效农业规模化得到稳步推进。同时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也进行重点倾斜,每年市财政都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引进、研发、推广新机具、新技术,并对适合我市高效农业生产、加工、保鲜的农机具进行相应的购机补贴,使我市农业机械化得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市的特色农机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特色农机研发滞后于农业产业发展,不能满足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部分机械科技含量相对不高、制造粗糙,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我市已开发的青毛豆剥壳机需进一步提高剥净率,同时有很多农民提出来最好将三相电机改为二相电机。另外,我市“五青”作物中的青蚕豆剥壳还是采用手工剥壳,广大加工户急需青豆瓣剥壳机,但这种机械在国内还是空白。二是部分特色作物关键环节未能实现机械化,成为制约高效农业规模化的瓶颈。我市“五青”作物中的青毛豆从种植、剥壳到保鲜冷冻均实现了生产机械化,但采摘这一关键环节还是采用“人海”战术,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往往因错过了最佳采摘期而影响了青毛豆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成为制约青毛豆规模化生产的重要瓶颈。三是各级财政对发展特色农机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影响了农民投资特色农机的积极性。目前,从中央、省到地方资金扶持方面还是集中在稻、麦等大宗作物机械的扶持上,对特色农机的扶持补助相对较少。我市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很快,大中型农业机械在我市已不太适应,除少数农民购置一些稻、麦及油菜收获机械,大多数农户急需小型、适用、高效的特色农机,而这些机械大多又未能列入政府补贴范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作汇报发展特色农机 服务现代农业(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