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努力提高普及程度。
普及程度定高低是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为此,我们狠抓普及程度不松劲,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把每年的4月份和9月份定为义务教育宣传月,利用广播、标语,引发宣传材料,召开家长会,入户访问等形式,向家长和社会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增强了广大群众依法治教意识,为提高普及程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落实目标责任制。镇领导和中心校领导包片,中小学负责人包校,班主任包班,任课教师包学生的办法,并把落实情况列入年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中学王海英老师班里有一个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王老师为了让她继续学习,就用自己刚刚领的工资为其交了学习费用。三是密切家校之间的联系。各中小学采取家长会,开放日,家校联系卡,家访等形式,互通信息,共同做好教育工作。中学和完全小学每学期都请司法干警为学生做教育法制报告,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从而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四是强化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用爱心温暖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作主人、主体,对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教师实行年终考核为“不合格”。中学三年共回收辍学生34名。
(四)进一步强化学校规范化管理。
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学校的科学化发展,必须管理先行。为此,我们把学校管理定位于以人为本的管理,将常规管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融合为一体,以师生的发展为核心,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进而实现学校全面发展。
一是继续坚持以德治校这个根本。认真贯彻落实“双纲”“双规范”及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意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德育工作,党、政、工、团队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形成了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网络。常规教育与主题教育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将德育教育分为养成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四个层次,以“五爱”教育为主线,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特点,以活动为载体,以家庭、社会教育为补充,构建了“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和自我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使师生的思想道德理念得到升华。全镇中小学生遵纪守法,勤学向上。
二是强化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制约机制、工作业绩为目标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激励机制三大机制的导向作用。抓住师德建设和业务提高两个环节,突出了骨干教师的使用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两个重点。深化以“两评四考”为主要内容的教师绩效考评,出台了《中小学教师支教交流制度》,完善了《中小学教师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注重培树典型,培养骨干。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目前,小学有市级骨干教师4人,县级教学标兵6人,校级骨干教师35人;中学有市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教学标兵9人,校级骨干教师23人。
三是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制定出台了《xx中心校校本教研制度》,《xx中心校校本教研管理制度》等制度;抓住校本教研三个核心内容,从自我反思入手,加强集体备课,注重增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小学,中学及幼教每学期开展2——3次了大型教研活动。中小学还分别与县城第一小学、县一幼、第三中学建立了“手拉手”联谊校。中小学编辑校本教研导刊,开展“一带一”等活动,中小学和幼儿共确定了34名校级骨干教师,并让他们与34培养对象一带一开展活动,使课堂焕发出活力,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刚刚起步,正处在探索阶段,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拓展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把学校物质文化,学校活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管理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纳入其中。首先是着力打造学校精神文化。在总结学校办学历史的基础上,确立了xx中心校学校精神是: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奋发向上,争先创优的精神;遵规守纪,团结合作的精神。其次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彰显了学校精神文化。再次是重视学校物质环境建设,打造漂亮的学校文化“外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作汇报镇政府教育综合评估工作汇报(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