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妇女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与和谐家庭创建深入开展。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弘扬主旋律、坚持“三贴近”,着力实施“和谐家庭创建行动”,进一步夯实广大妇女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深入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精心组织、层层发动,在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中大力开展“爱国歌曲家家唱”、“祖国伴我成长”等活动,在中央电视台连续录播20期特别节目和主题晚会,在妇联报刊网络上开辟“我与祖国同成长”、“我的家庭变迁”等特色栏目和征文活动,充分抒发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的爱国之情。积极参与全国双百人物、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工作,集中表彰2000名全国三八红旗手、1000个红旗集体,制播全国孝老爱亲模范事迹电视专题片,大力宣传新时期优秀女官兵、好军嫂等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妇女前进。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通过项目倾斜、资金投入、牵手互助等多种形式支持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妇联组织开展“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共建和谐”等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各族妇女和家庭旗帜鲜明地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不断提高和谐家庭创建水平。进一步推动将文明家庭创建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整体规划、纳入文明城市创建指标体系,发挥16个全国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城市、300个示范社区和2?8万多个各级“美德在农家”示范点的引领作用,扎实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促进特色家庭创建活动的系列化、规模化发展。积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妇女健身活动展示大赛,在28个城市组织100多场“现代女性大讲堂”、“和谐家庭大课堂”示范活动。一些地方妇联围绕迎世博、迎亚运、迎全运等工作,在妇女和家庭中深入开展学礼仪、展风采等活动,促进提高妇女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推进家庭志愿服务工作,制定指导意见、开拓服务领域、扩大队伍规模、建立示范阵地,探索建立家庭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作出贡献。扎实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推动将家庭教育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开展“十一五”家庭教育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组织农民工返乡对留守流动儿童的影响、儿童早期教育等专题调查研究,开通“中国家庭教育网”,组织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巡回演讲,推进各地家庭教育的科学发展。各地妇联发挥56万多个家长学校和家教指导机构的作用,深化“双合格”活动品牌,广泛开展“净化网络、护卫孩子”等特色实践活动,着力推进社会文化环境建设。深化“共享蓝天—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命名一批全国工作示范县(市、区),在10省区市开展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系列活动,推广“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等阵地建设模式,有的省份基本覆盖到所有乡镇,各地已建立留守儿童托管机构6500多个,招募“代理家长”315万多名。
(六)妇联统战联谊和妇女民间外交工作富有特色。积极为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建言献策提供服务,坚持健全民主党派妇委会联席会议制度,支持妇女爱国宗教团体开展工作。高规格组团出席香港妇女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活动,派团参加澳门妇女庆祝回归祖国10周年活动,推进了内地与港澳妇女和妇女组织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与国台办等联合举办首届海峡论坛,成功组织内地百名女企业家赴台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女企业家经贸论坛,开拓了两岸妇女交流的新平台,在岛内外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大力开展妇女民间外交工作。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多边事务,在开罗成功举办由28个国家参加的“中非合作论坛—妇女论坛2009”,与联合国有关机构合作召开“性别与减灾国际会议”,应邀出席国际妇女论坛世界领导人会议等,实现了妇联外事工作的创新。拓展双边交流,成功举办第五届中俄妇女文化周、中泰友好研讨会等活动,推动中国—西班牙论坛第五次会议成立性别平等委员会,加强与约旦、朝鲜、德国、希腊、斯里兰卡、智利等国妇女双边高层互访,全年接待来访团组127批,为增进友谊、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发挥了应有作用。拓展国际合作资源,持续推进与联合国驻华机构的合作,首次与日本合作开展地震灾区心理援助项目,继续加强与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的合作,全年新增国际合作项目近5600万元,为增进我国妇女儿童福祉作贡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作汇报市妇联2010年工作报告范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