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市政府2010年工作任务
2010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加强民生工作,建设和谐社会,努力推进绵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工作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财政总收入实现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2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13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30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低于上年实际涨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按照上述目标任务要求,今年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城建设开创新局面
完善科技城体制机制。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意见》,推进科技城体制、机制、政策和评价“四大创新”。完善工作平台和运行机制,全面落实省政府授予的19项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强力推进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年内挂牌运营,确保50%以上的资金用于科技城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加快园区管理体制调整,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确保科技城生产总值增长3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40%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50%以上。
建设五大支撑平台。设立科技城军转民及科技成果孵化转化资金,以科技城孵化中心、四川省军转民技术转移基地、西科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为载体,加强综合和专业孵化器建设,建设科技成果孵化平台。以企业为主体,以省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支撑,以中科院电子设计自动化中心为载体,建设利益共享、政策引导支持的产学研对接平台。以绵阳国家军转民科技园、中物院民品生产基地、29基地军民共建共享试验基地等为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设立军转民创业和科技项目孵化风险投资机构,以科技城产业基金为依托,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平台。聘请“两院院士”等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组建科技城顾问团,以各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交流培训机构为载体,搭建人才支撑平台。
促进军民结合成果转化。加大人才和信息交流力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快推进院地、军地合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快建设以利益为联结的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激励机制,支持军工科研单位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军民结合为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积极开展联合攻关,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积极争取“委省共建”军民结合产业项目来绵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军转民科技园、中物院技术转移中心、29基地空气动力学国家实验室,引导在绵国防科研院所的军转民项目加快转化步伐。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全面落实科技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扶持政策,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快组建研发平台,推动利尔化学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新增1个国家级实验室,建设1—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个以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积极开展新一轮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依托长虹、攀长钢、九洲等大型骨干企业和国防科研院所研发平台及重点项目,大力开展差异化自主创新。新增专利授权460件以上,完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50项以上,参与制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项以上,不断提高科技城主导产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二、狠抓工业强市,推动工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加快大企业扩张步伐。积极推进工业“1+5”产业发展战略,5年内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为千亿产业,把冶金、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化工、食品等产业培育成百亿产业。采取战略合作、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形成一批产业龙头。强力推进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确保长虹PDP一期工程年内竣工投产,长虹空调压缩机和120万台冰箱、攀长钢50万吨棒材和1万吨钛材、华瑞一期6万辆汽车整车等项目年内实现部分产能;大力推进拉法基、西普、日普、美丰、新加坡美能等项目建设;推动九洲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西南自动化研究所数控技术设备等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建设;加快川矿风电设备、东材绝缘材料等项目开工前期准备,搞好九洲RFID等项目储备。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大企业新上一批重大项目,形成一批产业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作汇报市政建设年度工作报告范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