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与县残联、县教育局、县妇联等部门协调配合,广泛开展各类扶贫助困活动。如与残联联系,实施西部儿童助学计划,资助适龄残疾儿童44人在校补助每人150元,计0.66万元,送残疾儿童9人到市聋哑学校就读,每人3000元、计2.7万元;与教育局联系,从2003年秋季开始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从当时的受助范围只针对农村特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高中生只享受“一补”)计2189人,到2006年春季,“两免”的对象扩大到农村和城市低保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生共28374人,其中“一补”就有3323人,仅“一补”资金落实537645元;与县民政局联系,将全县15个孤儿纳入了“五保户”管理,每个每月享受100元的生活补助费,每人每年享受200元的衣裳被费等等,较好地通过各种渠道帮助贫弱、孤残儿童接受教育、成长成才,使他们同其他未年人一样享受到了属于自己的欢乐和权利。
五、以思想道德为重点,广泛开展各类家庭教育道德实践活动。
县妇联牢牢抓住家庭这一特有阵地,突出“以德育人”、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新观念,把家庭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开展一系列的道德实践活动,强调家长与孩子的主体参与效果,将妇联工作深入到广大家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是注重宣传与实践相结合,动员广大家长积极参与中央重点网站“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网、中青网”等举行的以“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的“公民道德网上谈”活动,并借助各种渠道和机会广泛开展亲子互动教育活动,促使家长与子女在活动中增进了解和沟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搞好家庭教育。
(二)利用“五四”“六一”“国庆”“校园艺术节”等重大节日以及示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等时机,与县关工委、文教局等单位一道指导各学校围绕“五小公民道德实践”活动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如通过组织主题班会、队会、团日等活动,集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通过组织校园文艺作品展、文艺节目展,社区道德实践活动,“今天我当家”、业余兴趣小组活动节假日参观、旅游活动等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使未成年人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开展“关心下一代、远离经营性网吧”签名活动、外出效游、野外聚餐、游园活动、知识竞猜、书画展览、参观烈士陵园等等……,把一些未成年人优秀事迹和良好的品行习惯以及有益于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自我保护等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有机融于其中,有的让儿童们体验了生活,有的让儿童们学习了知识,有的让他们懂得了道理,有的锻炼了他们的各种能力,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教育性。
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积极探索家庭教育工作新路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家庭教育工作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家庭教育工作要发展,就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为此,五年来,县妇联加强调研,及时发现带有共性的问题,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推动问题的解决,如在2004年7月,县妇联积极参与了县政协组织的网吧视查活动;2005年又开展了《“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对女童受教育的影响》专题调研活动;同时针对家长时间紧、集中开课时间不便过多过频的实际,县妇联与各家长学校研究,把家长会与家长学校教学结合起来,利用召开家长会人员集中的时机,组织开课,这样既解决了时间冲突,又较好了安排了教学,确保了家长学校的办学效果和质量。
总之,通过五年来工作的开展,县妇联在家庭教育工作中肩负起了主要责任,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工作开展不平衡,城区与农村存在差距,宣传面不够宽,层次还需不断提高,实践活动不够丰富多彩等等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加以突破,家庭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今后,我们将以《意见》精神为指导,切实承担起责任,履行好职责,力争把工作开展得更好更有特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作汇报县妇联关于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工作情况的汇报(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