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要积极探索,努力建立巩固和发展平安创建成果的长效机制。长效工作机制是一个能够长期起作用的系统,对于激发创建活动的活力、彰显创建活动的持久力和奠定我市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部门要立足长远,切实避免和克服急功近利、小安辄止的思想,坚持边创建、边巩固、边提高,积极探索建立维护平安的长效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对敌斗争的预警机制。不断研究新形势下对敌斗争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发现、控制和处置的能力,牢牢把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引导群众通过法定程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维护安定团结;要建立健全经常性严打整治机制,切实增强打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政法机关要按照省委李源潮书记关于打击这一手要硬的指示要求,始终抓住“严打”这个环节不放手,针对社会治安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组织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打击合力,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犯罪等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非法传销等影响市场经济秩序违法活动要开展集中打击。文化部门要抓好书报刊、影像市场及网吧集中整治工作。宗教管理部门要及时整治非法宗教活动。卫生管理部门要及时打击整治非法行医活动。其他部门也要按照自身职能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问题及时开展打击整治行动。要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机制。认真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切实加强专门工作,大力开展群防群治,不断增强新形势下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要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核心作用,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三、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进一步落实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责任制
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政治责任。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贯穿于“三个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坚持四位一体,实现“既富又安”,才是真正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绩。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平安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列为“一把手”工程和执政为民的实事,纳入工作整体布局,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稳定工作要亲自过问,对维护稳定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困难,要及时研究解决,对发生的重大群体性事件,要靠前指挥。要严格实行维护稳定和平安创建的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加强检查考核和指导督促。对于责任不落实、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工作失职、渎职而引发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重大问题的地区、部门和单位,要严格追究责任。对领导不重视,敷衍了事,工作落后的,要及时予以警示。要始终把平安创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放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和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上,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平安创建所带来的安全利益。切忌搞形式主义、花架子,更不能欺上瞒下。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把平安创建这一关系到群众安宁和幸福的好事办好,实事做实。要善于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不断提高宣传、发动、组织群众和依靠群众搞好综合治理的能力,依靠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共创平安,共保平安。要坚持统筹兼顾,根据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多渠道加大投入,切实解决好警力不足、装备落后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使防控体系建设、保安辅警力量以及技术装备条件等,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创建标准相符合。每个综治成员单位都要根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要求和工作范围,主动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本部门、本系统的职责,切实承担起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的社会责任。综治委下设的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等五个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在综合治理工作中作用十分重要,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重要的方面军,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组织协调有关单位齐抓共管开展工作,围绕每个阶段的总体安排加强检查、督促、落实,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来体现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它们的存在价值,不能成为虚设的、可有可无的机构。各综治成员单位的领导同志和有关职能处室,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针对本系统开展平安创建工作的薄弱环节,采取富有成效的工作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要摸索、总结、推广本系统、本部门参与平安创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把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领导讲话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