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严格落实企业改制、法治宣传、信访维稳等工作。一是企业改制相关的遗留问题。分别找企业留守人员谈话,了解原相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开展了系统内原改制企业破旧危房安全大检查并制作了多块安全警示标志牌。二是开展法治宣传等相关工作。走进园区智达电器、有通玻璃、中天石化、皖蜀春酒厂等企业开展“x.xx”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参加由县应急管理局牵头开展的“x.xx”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根据本系统的职能特点,制作反电信、反网络诈骗法治宣传材料xxx份,全年走进企业进行法治宣传xx余家。三是主动做好信访综治维稳工作。受理卫云龙、章国权、陈春兰、李x、邓正华、洪术义、石紫君、刘月候、郭荣华、王金宁等信访事件xx起。件件有落实,件件有答复处理意见。20xx年xx月xx日,与陈春兰签订了息访息诉协议书,成功处置了陈春兰的信访积案。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工业发展层次较低。传统产业比重过高,产业转型压力巨大。产业链环节延伸不足,上下游环节脱节,产业链协同水平低。主导产业不强,纺织服装产业虽占居半壁江山,但大部分企业以从事来料加工为主,附加值不高,自主品牌少。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基础薄弱,占比较低,规模效应不明显,产品以电子元器件、电子原材料等基础元器件为主,智能终端产品大部分处于组装阶段,缺少研发和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较少,品牌竞争力较弱,产业链配套上下游还很缺乏,物流运输成本过高。
(二)企业规模总体偏小、质量不高。工业企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龙头企业数量少,辐射带动能力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涉及产业门类较多,各类产业企业数量偏少,产业集聚效应难以体现,还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企业抗风险能力弱。
(三)要素制约趋紧。我县大部分企业因资产负债率较高,获得银行贷款比较困难,虽设立纾困担保资金,但规模不大,放大效应不够明显;洲区及临江产业园企业受长江沿线“xxxx”政策红线制约,技改立项难,如天地高纯,企业一直积极要求技改,但难以获得批文;受土地供应制约,部分招商项目难以落地;园区企业普遍存在招工难,人才留住难,以及配套设施不健全;大部分加工企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受困于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部分订单不得不取消,加之近期限电影响,产值难以做大。
(三)工业投资后劲不足。从工业投资的存量来看,在库xx个项目中,有xx个项目已经完成投资,完成投资的项目占比接近一半。xx亿元以上项目中有xx个项目已经完成投资。xx月份新增投资额都不够核减的数据。招商项目落地慢,投资进展不快,长时间达不到入库条件。如投资x.x亿元的xx有限公司红木产业园项目,投资x亿元的xx有限公司的皮革产业园项目,投资xx亿元的正威东方玉(x)新材料x石板材项目等。
(四)高新技术企业少、占比低。截止到20xx年我县高新技术企业只有柳溪智能、优品智能等xx家企业,占比仅xx.x%,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较低,提升难度较大。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力量不足,传统的纺织服装产业较多,无法对应到高企的八大领域内,且大多数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很难培育成为高企等。按全市十四五末达到xxx家(现全市xxx家)任务,分解到我县每年净增新认定xx家以上,压力巨大,几乎无法完成。近年来我县招商的一批电子信息企业才刚起步,正在培育中。
(五)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我县企业总体质量不高,体量不大,企业创新动力缺乏,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很低,缺乏竞争力。从政府层面来看,我县本级科技三项经费年度预算仅xx万元(多年未变),政府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另外,信贷、保险、担保和融资租赁等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也不到位,无抵押、无担保的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很难得到资金支持。
(六)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目前我县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科技人才严重紧缺的困境,一方面,我县缺少高素质、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企业家队伍,企业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很难带领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另一方面,政府缺乏有力的措施来激励科技人员吸引到本地,人才荒特别是科技人才紧缺的困局在一定时期内很难得到有效破解。
20xx年工作安排
一、20xx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一)20xx年工业经济指标预测。20xx年,初步预计新增规上企业xx家,总量超过xxx家,实现工业总产值xxx亿元,工业增加值保持x%以上增速。
(二)20xx年工业投资指标预测。根据对市场及工业投资要素多种情况的分析,分析我县投资项目库的存量项目情况和xxxx新开工项目情况,20xx年我县工业投资形势严峻,工业投资增速比20xx年有所降缓。预计我县工业投资增速在xx%左右,工业技改投资形势极不乐观 ,工业技改投资增速严重放缓,预计增速不超过xx%。
(三)20xx年科技创新主要指标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x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x%。
二、20xx年工作安排计划
(一)积极搭建平台,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围绕我县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开展“四送一服”活动为契机,广泛征集企业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搭建各类合作交流平台,加强和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进行科技开发、成果转让、科技服务、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通过产学研用合作解决创新发展中的难题,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
(二)围绕主导产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企业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及省内外高校院所联系,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购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持续加大科技投入,邀请专家教授来我县考察指导,把脉问诊,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培育骨干力量。从培育库建设、知识产权覆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服务机构建设、高企招商引进五个方面推进一批企业增加专利、扩大研发投入、提升成长性,发展为创新型企业的骨干力量,力争到20xx年度全县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xx家以上。
(四)加大政策扶持,发挥引领推动。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保持财政科技支出持续稳定增长,推动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和金融支持为支撑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加强科技政策宣传与落实,做好xxxx、20xx年度《x县推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兑现工作。同时做好20xx年度省、市自主创新政策申报、兑现工作。
(五)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的主体。支持中天石化与清华大学、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xx与x大学、x工业大学、电子xx所,龙成集团与x农业大学,xx与x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智达电气与x交通大学等继续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一是进一步发挥x国家大学科技园x分园作用,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二是积极推荐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力争20xx年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x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x家。
(六)鼓励企业新产品开发,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继续鼓励和积极推荐企业申报x省新产品和x省工业精品,加强质量建设,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强品牌战略管理,提高品牌产品附加值和性价比。鼓励企业主导和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订修订。
(七)推进企业上云用数,实现业务云端化。围绕企业进入全国征选的优秀云平台实现“皖企登云”目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推进企业“上云”,最终达到较高水平。一是推进基础设施上云。鼓励企业通过租用或自建云服务器、购买云存储,采用云安全服务,构建云数据库等方式实现基础数据的“上云”。二是推进内部管理上云。引导企业自建内部桌面云平台;实现人事、考核、财务等内部行政办公管理系统上云;实现设备、资产等管理系统上云。三是推进业务活动上云。鼓励有一定上云基础的企业实现业务活动深度上云,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实现研发设计、生产过程、运营管理等业务云端化,进一步降低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成本。
(八)主攻“智能制造”,提升我县企业“智造”水平。通过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不断加快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以工业企业“三化”技术改造为核心,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xG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工业企业深度融合。依托有条件的企业,打造和培育发展我县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总结推广工业互联网应用典型案例,通过示范引领促进在行业内推广,全面提升我县企业智造水平。
(九)强化项目储备和推进,充实项目的后续储备。推进重点项目发展,重点做好电子产业园项目等重点项目的跟踪和服务工作;继续对新开工、技改项目库进行动态管理,形成良性循环,为我县工业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前提和保;加强项目调度,指导和督促各单位完工业投资及技改投资的目标任务。
(十)筑牢安全防线,营造安全生产环境。一是继续深入开展非煤矿山标准化建设提升,落实非煤矿山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推动我县非煤矿山强基固本、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二是继续做好我县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三是持续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县科技经济信息化局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部署计划(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