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强化资源统筹上更加积极有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运用财政手段统筹各类别、各层次收入支出,提高运筹资源的规模和能力。一是用好财力资源。加强财政收入征收管理,做好盘活存量和优化增量的有机结合,逐步梳理区街财政体制,完善财政扶持政策,加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切实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二是用好国资资源。建立国有企业资产补充调配机制,梳理全区房产和股权,盘活存量资产、整合优质房产,支持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促进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增强国有企业造血功能。落实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三是用好杠杆资源。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与公共事业,继续做好电竞主赛馆、笕桥历史街区等PPP项目推进工作,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四是用好债券资源。提早谋划,争取申报的20xx年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足额到位,为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提供财力保障。
(三)在推进聚财生财上更加积极有为。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和企业培育,积极培植财源,不断增强财力运作的腾挪空间。一是不断做强财源主体。将培育、招引、壮大市场主体作为财源建设的抓手,协同经济部门梳理、调整区级产业政策,有效发挥产业扶持资金、政府投资基金等财政资金引导职能,促进新增财源快速增长。二是深入推进双招双引。关注数字经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等领域发展,坚持平台打造和产业引育“双管齐下”。在“招”上,发动属地单位广泛挖掘财政收入新增长点;在“推”上,用好协税护税机制,全程全线做好对接;在“服”上,优质高效地服务好存量企业,加快重点项目落地。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贯彻“双稳”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用好区级信用平台,构建积极健康、充满活力的营商环境。强化“店小二”意识,持续开展、组织“走亲连心三服务”“上门服务至少一次”“减税降费”等走访活动和交流培训,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四)在推动全面绩效上更加积极有为。持续深化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将绩效理念、要求和方法贯穿于预算管理全过程和财政工作各方面。一是优化完善绩效管理。以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为抓手,推动预算编制改革,强化绩效目标引领,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度。落实与部门整体绩效相适应的预算总额包干和挂钩机制,实现预算绩效管理从阶段性工作向全生命周期转变。二是深度开展绩效评价。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绩效评价扩围升级,科学制定20xx年的监督检查和绩效管理项目工作计划。强化绩效目标管理,推动部门绩效、项目绩效管理标准更加科学合理,实现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编制、审核、批复、公开“四个同步”。三是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学习借鉴预算绩效管理先进经验,不断增强部门绩效理念和责任意识,探索项目绩效结果与项目资金投向调整、预算增减、清理退出挂钩机制,不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五)在深耕队伍建设上更加积极有为。以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为抓手,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力推党建工作和财政业务深度融合、同向发力,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财政铁军队伍。一是聚焦政治引领,深化理论武装。抓好红色思想阵地建设、深化财政大讲堂培训,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提升干部思想素养、理论水平和政治站位,引导和激励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二是聚焦服务大局,提升队伍能力。以打造忠诚担当、敢想能干的“狮子型”队伍为目标,健全“选育管用”链条、创建“财青论坛”,不断完善年轻干部培养机制,切实发挥出年轻干部在财政事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三是聚焦主责主业,抓实党风廉政。坚持党建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扎实开展以“敢担当、修言行、强作风”为主题的党风廉政专题教育,坚持全面治理和系统防控,进一步健全机关内部管理制度,持续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四是聚焦正向引导,凝聚财政文化。综合运用“双微”平台,积极开展正面宣传,展现财政工作成效和财政文化特色。抓实以“严谨、务实、创新、至善”为核心内容的财政文化建设,将财政文化价值理念纳入干部日常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提升财政文化社会影响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区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及下阶段财政改革工作规划(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