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立足“一村一品”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现代农业朝精细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闯出一条村村有特色的产业新路。继续实施白枇杷品质品牌提升工程,坚持科技兴果,打造优质白枇杷产业基地。突出特色农业,重点建设“宁海白”枇杷、青蟹等产业示范带。以现代农业、高标准农田项目为抓手,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升级,推广应用物联网、互联网等智能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经营销售数字化、可溯源。继续做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综合化等工程,提高农业发展综合承载能力。
3、提升发展特色旅游业。紧紧围绕箬岙中国传统村落及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深度挖掘千年古村的历史人文资源,渲染“古树、古村、古色、古韵”情怀,加快精品民宿建设进度,优化生态环境、住宿餐饮服务条件,推动深厚历史文化与良好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做活做优xx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发展特色旅游业,坚持农旅结合、文旅融合、区域联合,进一步培育休闲体验、体育运动、养老养生等新兴消费热点产业,鼓励返乡创业能人投资开发民宿经济等。
(二)以更高精度提升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城镇新活力
1、优化镇域发展布局。坚持高起点规划,全盘考虑城镇定位、产业发展、公共配套等内容,高水平编制《xx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xxxx-xxxx)》。坚持高品质建设,启动特色美丽城镇创建。坚持项目为王,加快启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徐家安置小区、Gxxx国道xx段、枫槎岭隧道左幅、越沙线南移等项目,带动镇区面貌焕然一新。
2、打造城乡宜居环境。坚定不移地照着“两山”的路子走下去,全面推行生态报表制度,将抓环境保护深入到底。常态长效开展环境整治、五水共治、四边三化等行动,全面改善镇村环境。以服务城镇建设为中心,直面违建“硬骨头”,把打击“两违”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并把查违治违、打击非法采砂、采矿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同步推进严查背后保护伞,对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优势,培育发展生态经济新业态,全方位提升生态建设发展水平。
3、推进秀美村镇建设。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按照全镇“一张图、一盘棋”理念,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科学制定“美丽xx”建设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坚持“点线面”同步推进,努力使农村环境净化、绿化、美化。按照全域旅游要求,依托乡村地方特色和民俗历史文化,深化精品村、精品线、精品带建设。完成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创成国家级卫生镇,不断充实美丽乡村建设内涵。
(三)以更暖温度保障改善民生,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1、全方位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改善镇区办学条件,加速学前教育发展,持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围绕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继续打造省市级卫生村,大力发展卫生事业,进一步优化整合卫生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落实就业优惠政策,依托成校培训基地,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持续优化体育、文化等设施和资源供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和疾病防护能力。
2、多层次完善社保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关爱保护体系,提升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功能,努力提升民生保障“温度”。做好残疾人帮扶和康复服务工作。落实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切实保障和维护好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推行惠民、绿色、文明殡葬,促进殡葬事业健康规范发展。
3、立体化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大力发展养老驿站建设,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服务。加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推进村基层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抓好残疾人、困难群众的帮扶政策落实,坚决兜住民生底线。持续提升政务服务“一窗式”改革,推进村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打造基层政务服务样板。
(四)以更强担当深化社会治理,不断提升和谐善治水平
1、持之以恒守护社会安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严格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着力提升安全生产控制水平。加强自然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强化重点领域、重要区域、重大活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守食品药品安全底线,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2、不断提升综合治理效能。着力发挥基层基础作用,进一步强化“网格员”责任意识,推动社会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有效预防化解,以及信访初访、网络舆情、应急事项及时妥善处置。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协调机制,有序化解信访积案。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基层治理体系,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加快形成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3、加快推动治理数字化转型。强化“雪亮工程”、智能安防小区建设运用,创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不断完善智能化、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织牢织密“数据网”“人力网”“技防网”,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持续巩固全镇和谐安定局面。加快推进法治xx建设,组织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着力建设“智慧司法”,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推动构建法治、德治、x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坚持为民施政,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弘扬优良政风,建立机关干部“导师带徒”制度,努力打造一支勇立潮头、勇挑重担、勇争一流的xx铁军。强化效率导向,集中更多精力用于提高百姓幸福指数的项目攻坚、环境治理和民生改善工作上。构建“四位一体”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扑下身子帮困解忧。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村“两委”担当意识和发展眼光,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引领,树牢“一盘棋”思想。
(二)坚持科学理政,努力建设创新型政府。切实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发展行动上,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工作方法,使政府各项工作更加符合发展实际、群众愿望。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攻坚行动,重点解决遗留问题和疑难问题。加强目标管理,完善考核机制,让每项工作、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目标时限和奖惩手段。全面执行督查督办机制,严格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切实增强政府执行力,促进工作的落实。
(三)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始终把依法行政贯穿到政府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积极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认真办理建议提案。强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程序,完善决策实施评估和优化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三重一大”制度,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四)坚持从严治政,努力建设廉洁型政府。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机关效能监察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强化财政管理、成本控制、预算绩效管理和项目统筹监管,坚持过“紧日子”,集中财力办大事保民生。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乡镇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及2022年民生事业发展工作计划(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