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学生个人红旗渠观后感模板多篇精选(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12-2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其四,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红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给人启迪,催人奋进。一个单位更需要这种红旗渠精神,现在的工作环境好了,眼界开阔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有些干部员工的观念淡了,工作作风差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弱了,工作中讲客观,谈条件,提困难,不能主动的、能动的去工作,红旗渠精神体现的是我们林州人的一种本色,因此,我们仍需呼唤红旗渠精神,弘扬红旗渠精神,赋予红旗渠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让红旗渠精神成为我们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努力作好本职工作,为了农行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愿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永不消逝。

学生个人红旗渠观后感模板8篇【三】

  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公安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切实打造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公安队伍。6月24日至26日,我局组织50余名党员民警赴林州市实地感受红旗渠精神,接受红色教育洗礼。局党委副书记、政委任金瑞,副局长郑秀峰、副政委徐汝川,党委委员、县纪委监察委驻县公安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孙鑫仁及各科所队室负责人参加培训。开班仪式在红旗渠精神传承教育学院举行,林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岳东生致辞并为民警代表授班旗。

  任金瑞在讲话中指出,20 世纪 60年代,林县人民为了改变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恶劣环境,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不愿流泪,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毅然奔赴太行山,从x境内引漳河水入林县,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 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旗帜,凝聚一种力量,引领一个时代。红旗渠精神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是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的传家宝,全体民警肩负着社会大局维稳的神圣职责,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当代红旗渠精神内涵,抓住其精髓,补足精神之钙,确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得。任金瑞要求,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把握活动意义。要真正达到心灵上受到洗礼,思想上得到升华,精神上受到震撼,把这种敢于创造、团结奉献的精神切身融入血脉、融入警魂,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凝聚力量。二是要珍惜机会,联系实际,学深悟透教学各项内容。要边学习、边思考、边研究,真正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党性锻炼、作风转变、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三是要潜心研修,严肃纪律,树立鹿邑公安良好形象。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讲规矩、听安排,营造团结一致、朝气蓬勃的集体学习氛围,把鹿邑公安能干事、干成事、有作为的良好精神风貌展现出来。

  随后,参训民警聆听了林州市委党校副校长马东兴的《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专题讲座,马东兴全面解读了红旗渠精神,系统阐释红旗渠带给我们的“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同人民在一起”、“发扬钉钉子精神”等当代启示。同时,我局还邀请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管理学院曹英教授为参训民警进行专题辅导。曹教授紧紧围绕环境文化、行为文化、领导文化、信仰文化及和谐警民关系等方面解读公安工作,授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贴近实际、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

  培训第二天,全体参训民警在任金瑞等领导的带领下沿着依山而建、紧贴山崖的渠道走近“红飘带”、“水长城”,参观了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深刻体会了“愚公奋起十春秋,引来漳河润田禾”的艰辛和不易,实地见证了红旗渠工程的伟大。在青年洞前,参训民警庄重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

  当大家走进红旗渠纪念馆的那一瞬间,被馆藏展现出的一幅幅鲜活的红旗渠图片所震撼,感受到了红旗渠工程的宏伟与浩瀚,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件件珍贵的实物,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当年十万大军战太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以及林州人民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光辉历程。大家细细聆听讲解,深深感悟当年林县人民凭着一双手,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旗帜,插在太行山上。

  培训第三天,参训民警走上太行天路,重温艰苦奋斗历程,目睹实景、深刻感悟,大家真正理解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感悟到“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息、奋斗不息”的新时代内涵,看林州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部曲坚定有力,使学员全方面感悟学习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启示,亲身感受林州市的变化。

  通过培训学习,参训民警全面了解了当时林县人民战山斗地、十年修渠的奋斗历程和英雄事迹,真实感受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了人民利益牺牲一切的大爱无疆,大家被红旗渠精神深深感染,纷纷表示,在以后工作中后,要增强党性修养,坚定信念,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以红旗渠精神为依托,助推鹿邑公安工作新征程、实现新跨越。

学生个人红旗渠观后感模板8篇【四】

  在交通运输工程学上,老师讲到红旗渠,说是国际上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第一次听说红旗渠,好奇心促使我上网搜集了一下她的相关资料,然后还看了一下《红旗渠》这部纪录片,对红旗渠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

  修建时间:1960年2月——1969年7月,历时十余年。

  位置:x省境内的平顺县石城镇(A)——x省林州市(B),以浊漳河水为源,在A设坝截流,经过太行山将漳河水引入B。

  工程量数字化化:削平山头1250座,架设渡槽151座,开凿隧洞211个,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x与x连接起来。

  人生活需要水,种田也需要水,林州市是很缺水的,正是出于老百姓生存的根本需要,林州市的广大百姓有了引漳河水到林州的念头。纪录片的一开始,男的女的,推着独轮车的,拿着锥子的扛着铁锹的,像一只即将上前线的部队浩浩荡荡地奔赴山区。以我的年龄没有见过这种光景,看着这种场面一开始觉得很假,修一个沟渠至于这么兴奋,这么大作文章吗?接着,继续往下看纪录片。七十年代拍的纪录片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在观看的过程中你就会体会到。不过有几个片段让我印象挺深:挖红旗渠青年洞的场景,在技术不是很先进的情况下56天就将长桥建好了,壮汉们用绳子空悬在悬崖上试探松动的石头,小学生们放学回家还去背几块石头,最后在红旗渠通水的日子男女老少乐开了怀。可以想象,在修红旗渠的岁月了,年轻的壮汉抡大锤的声音在山谷间此起彼伏;后方自己造炸药的也是干的热火朝天;体力差的就留守给大家做饭送水。十多年了,红旗渠及其支渠配套工程终于完工了。全体上下为了修通红旗渠,拧成一股绳,这股绳真是结实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学生个人红旗渠观后感模板多篇精选(2)在线全文阅读。

学生个人红旗渠观后感模板多篇精选(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fanwen/127140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