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大气又温情。我想,不管是大人,还是像我这样的小孩,看了这部电影后都会被它深深地感动。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心得范文8篇【六】
在今年的贺岁片里,有一部令我特别震撼,这部电影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票房和评价,昨天我就观看了这部电影。
近未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为了拯救自己的家园,进行最后的一搏,哪怕这挽回地球只是一种0%成功几率的奢求。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机器,是因为,人在面对任何困境的时候,哪怕这事是一种妄想,但是人类的情感往往会让人去试一试。
整部电影一波三折,令人回味,从电影回到现实,我们的地球确实在濒临崩溃的边缘,大气臭氧空洞,南北极冰川融化,世界各地出现极端天气,这都在说明地球的环境正在不断地恶化,如果再不注意保护环境,那么电影中的一切都将成为现实。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环境,不要让电影中的一切成为现实,到了那时人们也只有后悔莫及了。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心得范文8篇【七】
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未来2500年的大逃亡,但唤起的却是一些很古老的意象和感动。例如从地面一直上升到俯瞰地球上万个行星发动机的长镜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油然而生,而救援群像,则是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蚍蜉撼大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种悲壮,还有陈胜吴广式的干劲与豪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夫死,死国可乎?”……科幻的外衣下,包裹着传统古典的文化内核。
这部电影真正触动我的,并不在于那些温情和牺牲的片段,而是恍惚在作品中看到,一个数千年古老文明的灵魂,仿佛在一堆重工业的机甲外壳中重新拥有了鲜活的生命……
一直认同这样的观点,农耕文化属性、标准意义的传统中华文明其实早在南宋崖山海战之后魂灭,其后明清不过是僵尸一般苟延残喘的存在。文明的内涵高低,与物质文明成果的体量不一定有那么直接的关系。所以那些本质无非是在历史故纸堆中抠抠索索,沉溺于千年文明古国自嗨式的作品,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文化输出。
正如电影里所呈现的,脆弱的人类,包裹上坚硬机甲与外骨骼,在险恶的极端环境中艰难求生。那么,眷恋故土、乡愁无限的农耕文明,在重工业钢铁基建的庞大外壳中,究竟是古老文明的复活,还是新型文明的诞生?
也许,两者皆是。不同文明的相遇,并不一定就是你死我活的结局。历史上的中华文明曾因野蛮民族征服而渐渐形存神亡,但古巴比伦文明却与古埃及文明在海上遇合诞生出古希腊文明,并延续为一脉相承的古罗马文明,又在文艺复兴中成为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流浪地球》呈现了某种传统文明与现代工业的融合,焕发出古老而又崭新的生命力,才是这部影片最值得激动的地方。
“没有利他主义就没有真正的文明”,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却显然违反人性。尽管抒情诗朗诵式的台词对白比较影响观感,这部电影中多处“利他”行为,其实都没有脱离自利的基础。
救援队长王磊如此执着运送火石去x,是为了x的妻儿(电影因删减而未明确交代),刘培强若不是为了地球上的儿子,恐怕不一定会选择为了地球存亡的一线生机(尽管AI计算的成功率为0)而放弃空间站,而最终联合政府批准这一行为,也不过基于他们在地球之上的人性本能,不可能如AI一般绝对理性。
电影里最符合原著精神的台词来自AI,“让人类保持理智,确实是种奢求”,然而个人更喜欢另一句,“没有人的文明,不能算真正的文明”。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原本就类似于奇迹。如果电影最终人类没有选择相信希望努力拯救地球,一个保存着受精卵和种子的小小空间站在缺乏食物和燃料补给的茫茫宇宙也根本谈不上让文明存续。倘若文明的内涵没有具体而微地体现为每个鲜活个体的精气神,就算保留历史遗迹,文明实际上已经断绝。
尽管国内电影工业水平与好莱坞存在着客观上的水平差异,但《流浪地球》主创团队尽最大努力用可能争取到的资本和人力物力进行了尊重行业规律与标准的合理投入,并为内容产品注入符合普世人性的精神内涵与价值观。因此电影在市场的成功,并不是偶然或侥幸。
原本,科幻小说在国内大众文学中算是相对冷僻的类型,而国内落后的电影工业体系里,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更缺乏清晰区别的产销流程。作为艺术作品的电影,佳作的诞生或许更取决于天才型电影人。而商业电影的制作,如果总靠灵光一闪、情怀一现或流量明星,则注定不可能持续。作为商业电影的《流浪地球》是一部合格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严格来说还算不上精品,不过相比市场上多年充斥的粗制滥造精神垃圾,已经是“物以稀为贵”了。
希望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不但带动国内科幻小说题材从冷僻转为热门,也能推动电影工业体系逐渐完整和成熟,可以稳定批量产出具有文化和价值观输出意义的合格品,这才有更大可能性创造出高质量的经典作品。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心得范文8篇【八】
今天看了电影《流浪地球》,是根据刘慈欣的一部小说拍摄的。以前对刘慈欣并没有太多了解,只是略有耳闻,记得我们班长经常拿着他的《三体》看。故事讲的是地球未来的状况,由于太阳老化会吞噬地球,不得不从太阳系中逃出来,采用动力“搬家”到另一个星系。没想到地球在逃脱途中经过木星时候却犯了难,被木星强大的引力吸引,从而偏离原轨道,引起灾害,人类竭尽全力拯救地球的故事。本片拍的特别像好莱坞大片,视觉效果实在是太震撼了!走出影院后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电影《流浪地球》观后心得范文精编多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