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71年前,曾经落后挨打、饱经苦难磨砺的中国,随着城楼上的这一声宣告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伟大胜利得益于伟大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孕育于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拉长时间的轴线,更能感受到祖国磅礴宏伟的大步跨越与伟大发展。翻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华民族饱经磨难,走过了折戟沉沙的屈辱时刻,也走过了生灵涂炭的沧桑岁月,广袤辽阔的大地上洒遍了民族英雄的鲜血。拭泪掩卷,中国在磨难中清醒,在整装后出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走上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从第一枚原子弹的爆炸到第一颗载人卫星火箭的发射,从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到交通运输建设的日新月异,从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到数字贸易的熙攘之景,这71年来中国所取得的发展成就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中国取得的一切辉煌成绩与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密不可分。无论是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还是万众一心抗击非典,又或是防御疫情、抗洪救灾,澎湃在中华儿女胸壑的民族血性,生长于民族危难之时,繁茂于投身报国之际,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中迸发出最强力量。任凭风狂雨骤、云涛翻卷,中华儿女有张弦在弓的担当,有能打硬仗的意志,更有打出胜仗的决心,众志成城聚合为金石,敲响恢弘岁月的回响;
磨利破敌制胜的刀锋,留下彪炳史册的伟大功绩。
就在庚子冬春跨年之时,新冠肺炎疫情来势迅疾、四处蔓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记忆。让我们铭刻于心、终生难忘的还有英雄的人民!有逆行上火线的国士钟南山、剪去及腰长发的护士丹霞、脸上留下口罩压痕的院士李兰娟,有捐款捐物的环卫工人和退伍老兵等无名英雄,更有千千万万应声出战的解放军战士、社区工作者、青年志愿者等幕后英雄,为我们筑起了坚实的“防疫墙”。劈波斩浪的威武之师背后挺立的是不屈的民族脊梁,立起了永恒的精神丰碑,绽放出时代的耀眼光芒。
扎根于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民族之魂是兴党兴国的力量,中华儿女的历史担当是中华民族行得稳、走得远的力量。正是数不尽的磨难与挑战中的挺身而出和勇毅担当,见证了中国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民族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接力的火炬,是永远的鼓舞,是穿越时空的璀璨星河,带动着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于祖国的大发展大建设,为祖国的秀美河山增色添彩,为祖国奔腾不息的江河注入青春力量。
眼下,“十三五”即将收官,“十四五”开局有序进行,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着,必须居安思危、求进虑退,做足逆水行舟的思想准备。历史和现实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时代机遇不会从天而降,风险挑战也不会飘然而去,历史的天平从来只会垂青于有准备者。抓牢时代发展机遇,呼唤着代代相传的使命担当,需要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既要完成即将收官的“十三五”指标任务,又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硬仗,迈出“齐心步”,走实“产业路”,提亮“小康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我们生逢其时、肩负重托,面对“时代答卷”和新时代“赶考”路上的风险挑战,当提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主动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潮之中,薪火相传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西迁精神等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以立志之坚、躬行之姿、不舍之功阔步热血征程,汇聚民族之勇,展露民族之智,凝结民族之能,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瞄准点,将“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赛程,怀忠诚之心、坚忍之志,奋蹄而进、踏急而行,保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奋进姿态,扛起“今日之责任”,在大风大浪中战出大力量,在做于细、做于实中彰显大情怀,将奋斗的音符弹奏得愈加响亮,将时代强音唱得愈加铿锵有力。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接连不断的崭新起点就在我们的眼前,新征程、再出发,让脚印磨穿大地,让双手铸就辉煌,越过雄关漫道,在继往开来、接续奋斗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伟业。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一章《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
把好新闻源,当好“把关人”。2003年非典、2020年新冠疫情都证明了一个道理:谣言的终止在于新闻的公开。在主流权威媒体第一时间公布疫情、防疫专家在权威媒体平台向大众普及可防可控的科学知识后,老百姓对于疾病的恐慌大大减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
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大众传播学中有个“把关人”的概念,以党报党刊等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应当牢牢把握新闻传播的主导权,在新闻场域、舆论阵地主动发声,把准确权威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受众,及时遏止谣言的滋生。
用好新媒体,引导“新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近年来,中国网络普及呈指数级增长,我们的主流媒体不断运用迭代的技术更新,在网络新媒体方兴未艾之际,推出融媒体、智媒体、新媒体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全球化信息浪潮奔涌之际,我们的主流媒体应当继续利用好信息技术革命的优势,在网络空间这个未来竞争的主要战场主动作为、积极发力,凝聚各方共识,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管得住”“用得好”。
讲好中国事,掌握“话语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国际舆论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它们始终围绕本国利益,肆意抹黑其他国家。造成这种情况除了长期的综合实力优势外,与其拥有《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泰晤士报》等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影响力还不够,国外不少人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固有印象还没有改变。作为展示国际形象的重要窗口,我们的主流媒体应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不懈讲好中国故事,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党员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心得体会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