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执法司法单位责任意识不强。
有些单位和个人对普法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普法工作在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社会矛盾化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普法责任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执法轻普法、重部署轻验收的现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效果很难量化,导致工作安排了、过程走了,但结果不得而知。
(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不平衡。
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各县(市、区)、各单位能够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宣传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执行的法律法规,但忽视了政府部门之间的联动配合,社会参与也明显不足。此外,普法责任主体的普法工作过于集中,宣传多集中在城镇地区的个别区域,广大农村、工矿地区普法宣传较少,普法资源配置不均衡,城镇区域供给过多且存在同质化问题,农村基层需求强烈但明显偏少偏弱。
(三)普法宣传的实际效果有待提高。
一是普法责任主体只注重法律法规文本的宣传,忽视了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普及,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不足。二是对我市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宣传不够、适用不足,立法的规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三是广大群众存在着维权意识强、法治意识弱的问题,事前法律咨询、证据保存等现象少,事后寻找相关法律机构解决问题现象多。
(四)重点对象的法治教育有待加强。
一是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虽然通过X组中心组等会议定期开展学法用法学习培训,但是学法形式单一,与法治实践结合不紧密,学法内容只注重法律文本的学习,缺乏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的培养,法律素养仍需进一步提升。二是学校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人员以兼职为主,不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法治教育课程常被其他课程挤占,主要是因为法治教育课程不是应试课程,不影响学生升学考试,不影响老师的教学成绩,仅为业余辅导课。
(五)普法工作保障落实还不到位。
法治宣传教育经费还没有形成随社会经济发展定期调整的机制,经费多年来未进行调整,已不能满足新形势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普法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普法专业人才仍然缺乏尤其是互联网法律法规方面的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兼职人才实际利用效果较差,普法队伍的集聚效应不明显。
三、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
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各级X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X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加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体制。
(二)强化责任意识,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
一是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狠抓落实,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充分认识普法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推动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中实时普法,深入开展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活动。三是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普法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量化普法效果指标,让普法效果可检验、可操作、可考核,加强对落实普法责任制的评估评议,推动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中实时普法,推动形成新发展阶段全民普法的新格局。
(三)注重强基导向,推动普法资源均衡化。
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协调联动,统筹安排好不同地区的各项普法教育活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强普法资源建设,普法责任单位进一步落实“法律六进”机制,每年应有一定比例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农村、工矿地区等基层倾斜,加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和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工作,确保普法资源均衡化发展。
(四)坚持效果导向,运用新技术精准普法。
一是针对法治宣传教育新形势,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法治宣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二是普法责任主体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普法责任制过程中,应将我市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纳入普法重点内容,在执法、司法活动中要纳入适用范围。三是完善媒体公益普法制度,积极引导各类媒体广泛开展日常性、主题性、典型性法治宣传,提高法治宣传的频率和质量。推动形成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提升普法的覆盖面和便捷性,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五)抓住重点对象,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进一步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严格落实X委(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年度述法、旁听庭审等制度,并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推动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落实中小学法治课课时要求,推进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配齐配好法治课教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校法治副校长、法律顾问进校园工作,继续开展“学宪法讲宪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等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法治观念。
(六)适应形势要求,确保普法工作保障到位。
要把法治宣传教育相关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把法治宣传教育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加强普法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兼职并存的普法队伍。加快整合律师、公证、调解、仲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培养行业急需的特殊专业普法人才,形成专业化的普法队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关于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情况调研工作开展总结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