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刚一开始,从战地日记中交代了战役的背景情况,当时,正处于边打边谈的时期,美国人就发动了大规模的战役。电影情节一开始就是铺天盖地的炮火,当时的某部队七连正在坚守上甘岭主峰,从师部和连部的通话中我们了解到美国的进攻在短短半天的时间里就达15次之多,可以想象美国人的意志,他们是豁出命来要和中国人拼命的。
事后的战争回忆录里也暴露出美国的当时的指挥官的想法,范佛里特是当时的二战诺曼底登陆的英雄,在上甘岭战役开始阶段,是有赌博的心理的,当时的上甘岭美方称为爸爸山和阻击兵岭,范佛里特不管战略上的大局,就是要和中国人比比意志,后来的纪实文学中也记录了第一轮炮火,就把志愿军小战士有震死在坑道里的事情,可见炮火之激烈。
战斗中,七连连长阵亡,在临死前,他还说出了最后半句话:“保持七连荣誉。。”,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军人为什么能打败有优势装备的美军的,靠的就是一口气,一个精神,一个视荣誉如生命的责任感,他们无不把自己的胜利与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幸福联系在一起,设想,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强大的动力。
这时,指导员在危急时刻进行战场动员:“共产党员们,党交给我们的阵地一寸都不能交给敌人。。。”这时一发炮弹打来,弹片正打中指导员的脸部,在他喊话的同时,就见两个战士正在捆手榴弹,他话还没喊完,就冲入敌阵,拉响了手榴弹。
这部影片的军事顾问,是一名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战士,名叫赵毛臣,所以,电影中的每个细节,都有故事原型,当时的战场上,可歌可泣的事迹实在是太多,他们都是无名英雄,所以,只能用某些镜头来描写。这一点在电影中是个特点,我后来看这个片子的感受最多的,也是这些细节,说导演有想法,也多在这些细节里。
后来,电影中描述八连要支援正在主峰上的七连,在走之前,师长亲自和八连连长张忠发交代战斗使命,很清楚地告诉了张忠发和观众,上甘岭后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如果丢掉上甘岭主峰,那么会造成志愿军的全线溃退,后撤50华里。
在剧情中,能看出来师长对这个连的爱护和期望,而做为八连连长的张忠发是机枪射手出身,师长很了解,一看就是两人有不同寻常交情。
上了阵地后,发现阵地上剩下的七连已经不多,指导员还活着,当时已经被绷带包住了双眼,可还在阵地上摸着手榴弹准备战斗,听说八连来了,他被人搀扶着赶紧迎上去,他有一肚子话要说,但知道敌人马上又要进攻了,就赶紧交代情况。
刚交代完,敌人炮火就打来了,又一次的进攻开始了。这时张忠发随口说道:“孟指导员,你下去休息吧”。谁知孟指导员激动地说道:“我不能下去啊,我在阵地上可以出出主意,我们七连连长,一排长。。。我要给他们报仇我要报仇啊。。”正说着,一发炮弹又打来了,大家赶紧卧倒。张忠发一看这样,就喊道:“你应该相信我们!”
本来孟指导员想说什么,这一句话就哑口无言了,是啊,对同志的信任,也是那个时代的一种作风,两个人相争,如果一方说了这样的话,那另一方是无话可说的。孟指导员高举的双手只能放下来说:“是,是。。”这时,张忠发命令话务员向师部回话:“七连已经光荣地完成了任务,他们没有丢掉一寸土地,现在敌人又开始向我们进攻了。。。”孟指导员在被人搀扶着下去的路上,回耳听着这一句,才安然地下了阵地。这一点细节,也充分说明了志愿军战士,视荣誉高于一切的特点。
在后来的战斗中,志愿军以炮火先消灭敌人,坚守部队给炮兵指示位置,但后来,突然在关键的时候没有了炮击,这也揭示了朝鲜战争的一个事实,就是后勤补给问题,由于战线的拉长以及敌人的空袭,后勤补给非常困难,所以,整个朝鲜战争打得其实很不容易。
后来,张忠发让通信员告诉一排长:“没有炮火支援,也要把敌人打退!”。从这个细节也能看出来一个事实,当时我们部队的通信是很差的,通信一直是中国军队的软肋之一,通信基本要靠人来实施,就是后来的越南战争,也就是自卫反击战,我们也有通信不畅带来的问题。
在战斗中,危急时刻,张连长让战士抱着爆破桶冲入敌人的阵营,一挥手,就冲出去两个人,人就象是子弹,这和当时日本的神风特攻队形式上不同,性质上类似,后来的人们,也是对这个非议最大,认为朝鲜战争中,我们并没有打赢,而最多也就是个打平,中国人死得太多了。其实,他们没有看到,我们当时在那么艰苦的百废待兴的困难时期,武器装备又比敌人差的情况下出兵,如果做到胜利,也只能如此的情况。
而为了战略目的的需要,我们只能保证把敌人打退到三八线以南,而并不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把敌人完全赶出去,这也就是很多人认为打平的原因。其实,美国人在二战后确定了霸主的地位,美国人的自信心是膨胀的,他们在一场没有胜利的战争中,是绝对不想善罢甘休的,我认为,中国人是打服了美国人的,美国人从上到下没有任何一个人后来认为能赢得战争。
就象是俩人打架,最后,打不赢就在别的问题上找面子,后来找了一圈都没找到面子,只能认栽了。可我们中国却有这么多的人认为没有打赢,真是可笑。
在战斗间隙时,一排长和战士毛四海聊天,说,如果哪位作家来这个阵地把素材搜集搜集写成小说,一定世界闻名。正说着,战斗又打响了。后来的战斗场面也很真实,敌人一次次地进攻,动用了坦克、飞机、火焰喷射器等等,最后,战斗到了肉搏阶段,美国大兵用火焰喷射器烧人,哈哈大笑的样子简直就是美国兵的特写。
战斗中,还能看到敌人的督战队用机枪射杀后退的美国兵的场面,美国兵大部分是用督战的方式来参战的,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来朝鲜作战,不象中国军人明白是为了保家卫国。美国的机枪发出和中国机枪不同的声音,这点也很细腻。
在敌人炮火准备的时候,志愿军战士是从这个弹坑跳入那个弹坑的方法来躲避炮弹的,这也是战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刚被炸完的弹坑,马上有第2颗炮弹炸到的几率很低,所以,志愿军总是跳入刚炸过的弹坑。中国人的智慧是突出的,中国人总能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抗战时期的地雷战地道战,到抗美援朝中的坑道作战,再到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焦土作战,中国人都在战争中总结了不少作战方式,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是中国人最大的优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精编观看上甘岭的观后感心得参考范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