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服务水平不适应导致新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新社会组织自身力量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普遍存在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固定的活动场所设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等问题,再加上活动载体缺乏创新,因循守旧,服务社会的作用不能充分显现,使新社会组织难以大有作为。比如不少行业组织无场所,行业活动不正常,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难以发挥行业协会应有的作用。
四、抓好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要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加强党对新社会组织的领导,及时把党的建设延伸到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去,把党的工作覆盖到各种新社会组织中去,切实把握新社会组织发展与规范的正确方向,使新社会组织成为党领导下的服务经济发展、参与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可靠力量。
5 第一,理顺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积极推动新社会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要理顺管理体系。把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大党建格局中,按照便于管理、便于工作、便于指导的原则,采取“谁审批、谁主管、谁负责”和坚持“属业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合理确定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和管理模式。建立由组织部门牵头负责,“两新”工委指导协调,各登记年检单位负责源头管理,各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建立审批,属地或属业党组织具体指导的统一领导、分工明确、通力合作的新社会组织大党建大联动新格局。
二是要完善相关机制。建立健全新社会组织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责任考核制度和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等相关制度,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扩大党对新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依托业务主管单位或行业协会建立党建工作站,整合优势资源,形成服务合力,实现新社会组织发展与党建工作的双提升。
三是实行分类管理新模式。对律师、会计师、税务师等行业准入条件比较严格、管理较为规范、专业性较强的新社会组织,依托行业协会进行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优势,巩固和发展行业优势;对民办学校、民办医院、专业性、学术性研究协会等专业性较强的新社会组织,由业务主管单位直接管理,帮助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
6 制度,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服务行为,做到管理公开透明;对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等专业性不强、规模较小,且对地方依附性较强的新社会组织由属地党组织进行管理,属地党组织充分利用新社会组织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开展各类社区服务、社会公益和群众文体活动,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第二,抓住重点领域,规范运行监管,建立新社会组织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是要加强行业指导,实施精细化培育。要以工商联为牵头单位培育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切实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人才交流和培养、技术创新、信息共享的平台,形成抱团发展的合力;以农办、农委为牵头单位加快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一支以能人大户、技术能手为主体的带头人队伍,培育一批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专业合作组织,有效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协调服务、业务指导、带动致富等作用;以民政、卫生、司法、群众团体为牵头单位大力培育发展公益慈善类新社会组织,整合利用现有资源与新社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有效发挥公益慈善类组织在扶贫助困、兴教助学、便民利民、矛盾排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是要注重长效管理,提升规范化水平。依托民政部门按照组织类型的不同,建立会员、社会、政府参与的社会化评价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考核评估办法,按照新社会组
7 织自评、业务主管部门初评、公示评估结论、登记部门综合确认评估结果等程序,确定评估等级,并将考核结果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依托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行业要求和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出台推进行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或标准,提升行业单位整体水平;依托组织部门开展新社会组织党建标准化认证工作,实施对标创建,组织考评认证,将业主、党员、职工群众“三个认可度”纳入考核体系,实现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水平的提档升级。
三是要落实制度保障,实现良性发展。通过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树立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新理念,把适宜于新社会组织行使的相关业务职能逐步通过转移、授权或委托的方式,移交给符合条件的新社会组织承担,探索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契约化管理模式,采取公开招标、项目发包、项目申请、委托管理等方式购买新社会组织的服务,如居家养老、法律援助、支教助学、扶贫济困等项目。支持新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有偿服务,增加收入,增强提供服务的实力。
第三,创新活动载体,打造服务品牌,探索新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的新途径。
一是要建立基础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协同管理机制。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和业务指导,广泛动员和组织新社会组织参与,建立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新社会组织为框架的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进一步放大社区党组织现有职
8 能,从原有的党建指导扩展到有效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提供综合性服务,提升服务层次,发挥社会、社区、社团、社工“四社联动”的综合效应,促进基层组织与新社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扩大新社会组织的服务有效力,打造区域性便民服务中心。
二是要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力度。从新社会组织的行业特点和发展实际出发,开展文化培育活动,帮助新社会组织围绕“诚信服务”,规范行为准则,凝聚思想认识,增强自律性和公信度。通过开展诚信服务示范党组织创评和党员“挂牌”上岗活动,科学制定创建标准和上岗条件,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带头开展诚信服务,使诚信服务成为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的特别标识。
三是要加强新社会组织作用发挥。发挥新社会组织在推动发展、彰显公正、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等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整合组织内的人才、阵地等资源,开办公益讲座,开展文体活动,开展公益服务,主动亮出身份,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使新社会组织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先锋。在活动中,选树一批行业形象好、社会影响力大的先进组织和事迹感人、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加深人们对新社会组织的了解,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新社会组织,不断壮大新社会组织队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精选2021年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总结(5篇)范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