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特别关心国内和国际的时事,阅读报纸是他每天不可缺少的事。当时学校设有阅报室,订有湖南、上海、北京各地出版的报纸,都置放在报架或张贴在墙壁上。毛主席每天早饭和午饭后的休息时间,两手捧着一碗茶水,走进阅报室,站着精心竺滨每张报纸,见有重要的新闻,即用本本记录下来。这时如若有人有事要找他,跑到阅报室,准定能见到他。晚餐后,毛主席常约三、五个同学,沿着湘江东岸粤汉铁路路基,边散步,边讨论当日各报记载的国内国际的大事,直走到猴子石方返回学校。
当时一师作息制度规定,早晨晚上都要到自修室学习,每晚自修到九时点名后,即离开自修室回到寝室,九时半吹号熄灯。等学校学监查完寝室后,大家安静入睡了,毛主席又起床到楼道的电灯下继续读书,直到深夜才去睡觉。早上天不亮,毛主席就起床,先到操场跑步,然后冲冷水浴。到六点学校吹起床号,同学们都起床时,毛主席早已到自修室在高声朗诵古文诗词了。
每年寒暑假,一师放假后三天,就停止供应学生的膳宿,并进行净校,所有学生都离校回乡度假,可是毛主席并不回乡,他通过关系,借居在岳麓山下湖南大学筹备处的半学斋,邀合几个同学住在一起,自己打柴,自己挑水,自己煮饭,自己洗衣,一切日常生活都是自己干,终日勤奋地阅读书报,有时集中到爱晚亭或爬上顶峰的云麓宫去讨论。这样融融乐乐地过一个假期的收获,胜过在校一年的学习。一九一七年暑假,因半学斋住不下,我和另外几个同班同学借居在屈子祠,距半学斋一箭之地,除吃饭、睡眠不在一起外,讨论学习,多是和毛主席在一起的。
毛主席还具有一种谦逊朴质的特性,他在学校很规矩,很正派,温文尔雅,受人尊敬。他走路从不蹦跳,说话十分和气,平时正襟危坐,沉默寡言。无论说话、做事都从容不迫,不紧张,不忙乱,平时是如此,紧急时也是如此。遇到开会的时候,无论是他做主席或做会众,他不轻易发言,尤其没有冗长而庞杂的演说。在大家纷纷议论或有激烈争议的时候,他常常静静地倾听,然后才开口,分析,作出结论。大家都心说诚服地听他的讲话。他在学校五年,从未和别人发生过口角,也不开玩笑。平常和同学们、朋友们在一块的时候,都是谈论国家大事和民生疾苦,或评论古今人物,谈读书的心得,谈得入情入理,动人心弦。谁若有悲观消沉情绪,一经和他交谈,就能振作起来。在一师学习期间,他为同学们办了许多有益的事情,但他从不居功,从来不说那件事是他的主意或是他做的。毛主席在当时就是一个以谦虚谨慎出名的人。一总之,毛主席在第一师范五年的学习期间,充分利用每一个学习机会,追求革命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途径,批判地继承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为彻底改造旧中国作充分的准备。后来毛主席回忆自己的这段学习生活时曾这样说: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间,是在一师时建立起基础的。
二、为革命刻苦锻炼身体
毛主席在一师的五年里,把体育锻炼一直看得很重要。在他的日记中写过这样的豪言壮语:“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就是他准备锻炼的开始。毛主席从他进学校学习的那一天起,就反对旧教育制度的专重德智、忽视体育的倾向,主张德,智、体三育并进。他经常对我们说:要有坚强的体魄,才能有坚强的革命意志。毛主席在青年时代的活力、热情和革命干劲,同他的体育锻炼是分不开的。他在体育上的这一光辉历程,也是我们的最好楷模。
一九一七年毛主席就用“二十八划生”的笔名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长达五千余言,都是他在体育锻炼中的心得。文中最后一节是他自己日常不断操练的自编的六段操。这是他每天天还未亮就独自起床跑到学校后面的操场操练的。作完体操以后,他就跑步,然后走到手工教室前面的井边做“冷水淋浴”。即使在严冬腊月,也从不间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党团知识毛泽东同志在五四青年运动时期(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