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坚持多样化的培训模式,按需培训,注重实效。参与这项工作的部门要积极探索多种有效的培训模式,力争形式灵活,针对性强,就业有保障。建议下大力对以下四种方式进行探索和完善,力争取得成效,在典型建设上有所突破:
一是委托订单培训。培训学校与用工企业签订就业订单,根据用人单位的委托书或就业订单,以明明白白的就业承诺开展定向、定点招生培训。
二是校企联合培训。发挥企业招工优势和学校办学优势,把企业用工与农民转移培训结合起来,搞好劳动力的对接,增强转移培训的针对性。
三是校、乡、企一条龙培训。学校送教下乡,乡镇政府组织,乡镇引进企业的用工,农民就地培训,就地转移,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使农民安心、自觉加入培训队伍。
四是推荐就业培训。培训学校完成培训后,负责向用人单位推荐。同时,建议政府驻外办事处对转移农民工开展信息服务和维权服务等相应的工作,使学员就业有保障。
建立奖惩和扶助制度。年末在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结束后,对工作中领导重视、组织得力的乡镇和有关单位以及在做出显著成绩的人员、教师和学习态度好、考试成绩优异的学员进行表彰奖励。同时,逐步建立激励扶助制度,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项目、资金的安排上给予优先考虑,对引进项目、资金的打工人员,同样按照招商引资政策兑现一定的奖励。
培育品牌,提高输出组织化程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充分发挥品牌在带动劳务输出方面的示范效应,重点培育有影响的劳务品牌。强化培训机构在转移输出方面的主体职责,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和职业介绍机构、用工单位、劳动力市场、劳务经纪人的对接,实行培训就业一体化,做到招生一批、培训一批、转移一批、就业一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大做强劳务开发产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实施方案农村劳动力转移年度目标实施方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