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制作联系方式表,以确保能与每个同学及时取得联系。
3. 准备塑料袋,防止有的同学在乘车前往或归来途中晕车呕吐(适量地带点晕车药)。
4. 每进行一次分散或集合的时候都要点名,确保人员到齐。
5. 每一位同学都要文明出游,不大声喧哗,不乱丢垃圾,不破坏公共设施,保持川大学子的精神风貌。
6. 天气越来越冷了,大家要注意身体,多穿衣服,以防感冒。
7. 制造标志性的物体,如旗子,标识牌之类的,以确保同学们都跟着大部队而不会走散。
五.黄龙溪的简介
电影《芙蓉镇》、《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电视剧《朱德的童年》、《海灯法师》等180多部影视片在古镇黄龙溪选景拍摄;刘备在此称帝,诸葛亮在此屯兵牧马。帝王将相在这里指点江山,文人墨客在这里激扬文字,贩夫走卒在这里歇脚纳凉……古镇黄龙溪魅力何在?双流县黄龙溪镇位于素有“东方伊甸园”的成都平原南部,平坝与丘陵交汇,府河与鹿溪河流经黄龙溪镇,是府河下游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填,距成都市区40公里,距双流县城35公里,距华阳镇28公里,东临本县籍田镇,西北面与新津接址,西南面紧临眉山地区彭山县。
神话般的得名传说
黄龙溪镇古名“赤水”,据《仁寿县志》载:“赤水与锦汇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谓之:“黄龙渡清江,真龙内中藏”,《隶读》著录《黄龙甘露碑》记云:“黄龙见武阳事,筑一鼎,象龙形、沉水中……故名曰:“黄龙溪”。建安24年(公元216年),汉时武阳兼新津彭山之地,东县(华县)东南接壤,仁寿也像龙牙,黄龙所春之地,著属武阳,公属治境,故溪以是名矣,故名曰“黄龙溪”。 又传三国时诸葛亮屯兵于此,一夜风雨交加间梦黄龙从天而降。次日隔江观对岸山间,有溪水携黄泥滚滚而下,如梦中黄龙,地名由此而来。
史书般的发展历史
黄龙溪镇历来就是成都南面的军事重镇。蜀汉时,诸葛亮南征,曾派重兵把守于此,结果战败,加速了大蜀国的灭亡。黄龙溪原名永兴场,原址在府东岸的立新村境内,毁于一场大火,故又名"火烧场",后迁至府河两岸建场,由于旧时水运交通发达,外来商客增多,经济文化繁荣,航运上达成都,下通重庆,是水路运输的重要码头。解放后,由于陆路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距镇12公里的成昆铁路和穿场而过的双彭(双流至彭山)公路相继建成,使水路运输逐渐中断,城镇一时变得萧条。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兴盛,城镇又逐步开始走向繁荣。
黄龙溪镇现辖1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2.8万人,幅员面积50.4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丘区乡镇,是以旅游业为龙头,农业为基础的旅游型城镇。旅游服务设施从无到有,现有高中档宾馆、饭店10多家,大小餐馆120多家,有床位3700多个,购物点70多处,旅游般只100多艘,黄龙溪已成为成都市郊区新的旅游热点。
黄龙溪现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艺术(火龙)之乡”,“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省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古镇被命为成都市旅游发展重点镇。
诗画般的景点风光
黄龙溪的核心景区是以古镇为中心的5平方公里的地区,它以古街、古树、古庙、古堤、古埝、古民居、古码头、古战场、古崖墓和古衙门的“十古”著称。黄龙溪的文化旅游资源从景区上可以分为三个相连的古景区,分别是以古镇为中心的核心景区、沿溪口泛舟而上三公里左右的扩散景区和在扩散景区再沿锦江上巡四公里处的延伸景区。黄龙溪不但有丰富的古文化、水文化、佛教文化、生态农耕文化,还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茶文化、影视文化和饮食文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活动策划出游策划(1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