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适用免刑的条件严格把关,切实按照《解释》第十七条实施。一方面要求被告人犯罪情节较轻,可能在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另一方面必须具备悔罪表现好和规定的六种情形。只有严守规定,才能防止免刑的滥用。
2、加强审判管理监督,承办人、合议庭、庭长层层监督,把好案件质量关。同时为避免程序的繁琐影响到了实体的应用,并导致审限拉长,可以在程序上相应的简化。
3、免刑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免处刑罚只是免去刑罚对其心理造成的不良效果,但不能免去司法判决对其今后悔过自新、重新做人的生活轨迹的规制。在判决时,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对行为人适用《刑法》规定的强制教育措施、民事强制处分等;在判决后,审判机关仍应与缓刑、管制等一样,在未成年罪犯回归到社会后,密切关注其发展状况,加强与其所在学校、单位、厂企的联系,预防二次犯罪的发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法律法规未成年人犯罪法律规范(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