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为民服务的内在动力
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工作中,该同志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重在源头,重在基层”的方针,运用劳动保障信访、企业调解等综合手段,将大量劳资纠纷解决在用人单位内部,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2007年6月份市商务局下属某单位6名职工因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等问题多次集体到市政府上访,市劳动保障局劳动仲裁介入后,引导6名职工走仲裁程序。经庭下调解,单位为6名职工补缴了所欠的养老、医疗两项社会保险费,并支付经济补偿金16532元。这一集体争议案件的处理,及时有效的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对人民有没有深厚的感情,是防范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在仲裁信访工作中,该同志牢固树立“信访无小事,群众利益大如天”、“职工群众反映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观念,怀着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朴素感情,既重视日常仲裁信访接待工作,也重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劳动保障信访问题,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实到位。该同志坚持以人为本,文明接待,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耐心细致地做好上访职工的思想工作,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对上访职工做到来有应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特别是对那些老弱病残的上访人员,端茶倒水的同时,更加注意关心他们的疾苦。2007年10月份,襄城县湛北乡一上访群众常某,反映其60年代时的工伤问题,该同志积极向其解释政策,让其回家查找有关有效证据,立足于在当地政府帮助协调解决。在科室临走时,常某反映没有回家路费,也没有饭钱,该同志随机掏出20元钱给他,让他吃完午饭后赶快回家。
到劳动保障部门上访的群众,大多是弱势群体,他们或因解除劳动合同拿不到相应的补偿,或因长期艰苦劳作却拿不到合理的报酬等,求助于劳动保障部门为其主持公道。该同志能够换位思考,使用文明用语,为他们让座倒水,耐心劝解并宣传相关政策,使职工群众合理考虑自己的要求,能当场予以答复的,当场协调解决,不能当场答复的,限期给予答复,使来访职工基本达到带着怨气而来,带着满意而归。面对这些困难的上访职工,该同志能够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到依法接待,按政策处理,使事事有结果,件件有着落,努力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绿荫。
四、廉洁奉公,恪守职业道德,是为民服务的保障
仲裁信访工作是劳动保障局面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该同志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为保一方平安消除一件件劳动争议和纠纷,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科室人员少、案件多、任务重的情况下,为确保工作质量,该同志经常加班加点,查阅法律依据,分析案情,打印文书,下午下班后加班到晚上8、9点是常有的事,年均受理和处理案件100余件。
在工作中,该同志秉公办案,公正裁决,自觉抵制人情案,未发生损害当事人利益的行为,受到了企业和职工的好评。劳动关系“有争议,有纠纷,找劳动仲裁”已成政府、企业和广大职工的口头禅,在企业和职工心目中树立了“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2007年,案件当事人多次到科室表示感谢,并赠送了“天地有正气”横匾。
几年来,该同志没有发生因工作不负责任、处理不当而引发问题,也没有发生因工作不负责任、处理不当而引发职工群众集体越级上访事件,实现了把问题处理在部门和系统内部的目标,为维护我市社会政治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事迹材料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事迹材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